字的含义

洟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0
  • 拼音: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洟字寓意

【洟】 yí 鼻涕:“待于庙,垂涕。” 擤鼻涕:“不敢唾

洟字解释

【洟】[①][tì][《廣韻》他計切,去霽,透。][《廣韻》以脂切,平脂,以。](1)鼻涕。(2)流鼻涕;擤鼻涕。

洟字诗词来源

【洟】长眉鬒发作凝血,空有君王潜涕洟。唐·作者:郑嵎《津阳门诗》
门巷萧条引涕洟,遗孤三岁著麻衣。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经故广平员外旧宅》
德音毕竟不下报,漫陈肝胆空涕洟。北宋·作者:释契嵩《送章表民秘书》
我军免胄乞死所,承制面缚交涕洟。北宋·作者:苏舜钦《庆州败》
江拥涕洟流入海,风吹魂梦去还家。北宋·作者:王安石《寄友人》
百年难尽此身悲,眼入春风祗涕洟。北宋·作者:王安石《宣州府君丧过金陵》
肺肝欲绝形骸外,涕洟自落衣巾上。北宋·作者:王安石《寄孙正之》
圣世尊儒君富学,等闲危涕莫交洟。北宋·作者:强至《次韵答方晦之》
所以不欲读史书,鼻洟目汁沾髭须。北宋·作者:徐积《送张宜父赴南从幕府》
上马反顾纷涕洟,非所愿欲去何为。北宋·作者:王令《送曹杜赴试礼部》
须臾浪定埂可禦,父老惊嗟咸涕洟。北宋·作者:郭祥正《治水谣》
凛凛英风万世孤,忽瞻容貌涕洟俱。北宋·作者:贺铸《客有携寇莱公真挂于驿舍傍题云今作阎罗王慨然有作》
道傍愚叟为涕洟,岂无爱人如尔为。北宋·作者:晁补之《扬州被召著作佐郎自金山回阻冰效退之陆浑山火句法》
山灵掩泣惋惜深,匠石含悲涕洟久。宋·作者:洪炎《和曾仲共大风折木歌》
山僧初惊久恬嬉,一夕径去不返栖,父老嗟惜僧垂洟。北宋·作者:唐庚《钟潭行》
竦身蹑虚倏上征,涕洟拜手眄睟清。宋·作者:王安中《大风》
支郎好马元成癖,懒瓒垂洟却是真。北宋末·作者:周紫芝《题善应师毋我庵》
我生后公不及识,再拜图像涕泗洟。宋·作者:李纲《题富郑公画像》
嗟吁世路每如此,我常感激横涕洟。宋·作者:郑刚中《简潘义荣》
伤心岂为幽冥负,重为斯文一涕洟。宋·作者:黎善夫《挽赵秋晓 其二》

洟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洟】【巳集上】【水字部】 洟;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620第19〔古文〕 【廣韻】以脂切【集韻】【韻會】【正韻】延知切, 音夷。【說文】鼻液也。【禮·檀弓】待于廟垂涕洟。【疏】自鼻曰洟。 又溫洟,澤名。【水經注】汾水于大陵縣左迤爲鄔澤。【呂氏春秋】謂之大陸。又名之曰漚洟之澤。 又【廣韻】【集韻】 他計切,音替。與涕同。【禮·內則】不敢唾洟。【註】本又作涕。 又【唐韻】他禮切【集韻】土禮切, 音體。義同。考證:〔【呂氏春秋】謂之大理。又名之曰溫洟之澤。〕 謹照原文理改陸。溫改漚。

与洟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洟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洟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