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缪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miào
  • 繁体:
  • 笔画:14
  • 部首:

缪字寓意

【缪】 (繆) móu 〔绸〕见“ (繆)绸”。 (繆) miù 〔妣〕错误。 〔巧〕计谋,机智,如“岂有他,阴阳不能贼 ” (繆) (繆) miào 姓。 (繆) mù 古同“穆”,恭敬。 (繆) liǎo 古同“缭”,缭绕。

缪字解释

【缪】[①][móu][《廣韻》莫浮切,平尤,明。][《廣韻》武彪切,平幽,明。]“1”的繁体字。(1)麻十束。(2)缠绵。参见“綢繆”。[②][jiū][《集韻》居虬切,平幽,見。]“2”的繁体字。(1)通“樛”。绞结。(2)通“糾”。[③][miù][《廣韻》靡幼切,去幼,明。]“3”的繁体字。(1)错误;乖误。(2)诈伪。[④][mù][《廣韻》莫六切,入屋,明。]通“穆1”。“4”的繁体字。(1)古时宗庙所列次序,父子辈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2)调和;和悦。(3)虔诚貌。参见“繆4卜”。[⑤][miào]“5”的繁体字。姓。《史记·儒林列传》有兰陵繆生。[⑥][liáo][《集韻》憐蕭切,平蕭,來。][《集韻》朗鳥切,上筱,來。]通“繚1”。“6”的繁体字。缠绕。[⑦][lù]通“勠1”。“7”的繁体字。并;合。参见“繆7力同心”。

缪字诗词来源

【缪】千金邀顾不可酬,乃独遇之尽绸缪。中唐·作者:韩愈《刘生诗》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唐·作者:白居易《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其一》
负妾当时寤寐求,从兹粉面阻绸缪。唐·作者:明月潭龙女《与何光远赠荅诗 其六》
省司府局正绸缪,殷梦元知作解头。唐·作者:广文诸生《诗一首》
湘波如泪色漻缪,楚厉迷魂逐恨遥。唐·作者:李商隐《楚宫》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唐末·作者:罗隐《清明日曲江怀友》
缪公无人宁戚死,独吹觱栗谁得知,不如采樵同路归。南宋·作者:郑起《樵歌三首 其三》
贤路绸缪早奋庸,搢绅元许黑头公。北宋·作者:宋庠《次韵和吴侍郎答汝州刘从事》
搜奸證缪若治絮,蚤虱尽去烦爨汤。北宋·作者:梅尧臣《得王介甫常州书》
六十残躯鬓已斑,缪称仙术有□□。北宋·作者:邵雍《六十岁吟》
早年交契最绸缪,垂老江城为少留。北宋·作者:陈升之《送程给事知越州》
嘉谋谠论范京兆,激奸纠缪扬王庭。北宋·作者:蔡襄《四贤一不肖诗 高若讷》
想咏五君夸屡荐,为凭三鸟寄绸缪。北宋·作者:刘敞《寄襄阳舅氏龙图》
疑此冶容诗所忌,故将樛木比绸缪。北宋·作者:王安石《酴醾金沙二花合发》
势利白头何足道,古人倾盖有绸缪。北宋·作者:王安石《示李叔时二首 其二》
寄声万里心绸缪,莫道异趣无相求。北宋·作者:王安石《奉使道中寄育王山长老常坦》
强随传呼出屋去,鼻息冻合髭缪缪。北宋·作者:王安石《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
忆昔论心两绸缪,那知相送不得留。北宋·作者:王安石《相送行效张籍》
感君绸缪逐君去,成君家计良辛苦。北宋·作者:王安石《君难托》

缪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缪】【未集中】【糸字部】 繆;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944第25【廣韻】武彪切【集韻】亡幽切【正韻】莫彪切, 音 。【說文】枲之十絜也。一曰綢繆。【詩·豳風】綢繆牖戶。【傳】綢繆,言纏綿也。【莊子·則陽篇】聖人達綢繆。【音義】綢繆,猶纏綿。又云:深奧也。 又【廣韻】莫浮切,音謀。【集韻】力求切,音劉。義 同。 又【集韻】居虬切【韻會】居尤切, 音樛。【禮·檀弓】衣衰而繆絰。【註】繆,當爲不樛垂也之樛。【疏】繆絰,謂絞麻爲絰。【前漢·孝成趙皇后傳】卽自繆死。【註】師古曰:繆,絞也。 又【集韻】【韻會】 眉救切,音謬。【禮·大傳】五者一物紕繆。【註】紕繆,猶錯也。【釋文】繆,本作謬。又【仲尼燕居】不能詩於禮繆。【註】繆,誤也。【前漢·司馬相如傳】臨邛令繆爲恭敬。【註】繆,詐也。又【于定國傳】何以錯繆至是。【註】繆,違也。 又姓。【史記·申公傳】蘭陵繆生。【註】索隱曰:繆氏,出蘭陵。【正字通】今姓繆讀若妙,變音,非本音也。 又【集韻】朗鳥切,音了。繚或作繆。【前漢·司馬相如傳】繆繞王綏。【註】繆繞,相纏結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 莫六切,音穆。與穆同。【禮·大傳】序以昭繆。【註】繆,讀如穆。【公羊傳·隱三年】葬宋繆公。【釋文】繆,左氏作穆。【史記·魯世家】太公召公乃繆卜。【註】徐廣曰:古書穆字多作繆。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繆繆,絲貌。 又【集韻】力弔切,音嫽。蟉或作繆。蜩蟉,龍首動貌。

与缪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缪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