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裎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chéng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裎字寓意

【裎】 chéng 脱衣露体。 古代系玉佩的带子。 chěng 古代一种对襟单衣。

裎字解释

【裎】[①][chéng][《廣韻》直貞切,平清,澄。](1)脱衣露体。(2)系玉佩的带。[②][chěng][《廣韻》丑郢切,上静,徹。]对襟单衣。

裎字诗词来源

【裎】庙偏裸裎七壮士,酒炙纷纷走巫觋。北宋·作者:冯山《八阵碛》
裸裎相向但悠悠,信道乾坤日夜浮。南宋·作者:朱熹《次祝泽之表兄韵》
急呼风马驾云车,二仙方觉裸裎羞。南宋·作者:罗点《喜雨望巴罗二山》
裸裎懒对炎凉客,汤熨犹贪闪电身。南宋·作者:刘克庄《疥癣二首 其一》
欲倾家贮勤添酒,且愿归裎醉插枝。金·作者:李奎报《朴学士见和。复次韵》
旧栖却忆青山麓,新事惊看紫陌裎。元初·作者:李承休《入京复用行字韵》
夜半急呼烦几驿,日斜忙影走长裎。元初·作者:李承休《十一月初吉。奉冬至八关两表如京。马上记忆去年奉表时行字韵。用寄本府诸桂仙云》
露顶裸裎投羽扇,仰看云生白成练。元·作者:陈高《题太白纳凉图》
湢室谁能不脱衣,奈何同浴裸裎讥。元末明初·作者:李穑《有感 其一》
朕墨远过曹氏子,羸裎偏动宋元君。明·作者:王恭《无声诗趣赠林质斋画史》
君子欲修除祓事,小夫翻习裸裎风。明·作者:沈周《混堂》
何人更倚沈香榭,裸玉裎酥辍牡丹。明·作者:区怀年《咏荔枝 其二》
却怜世态懵腾甚,同浴还须笑裸裎。明末清初·作者:冯舒《偶题》
醉许裸裎追展惠,隐期评论免申屠。明末清初·作者:龚鼎孳《秋杪集澹心道归堂时园次自广陵髯孙自姑熟至》
铙奏月捷喧锽锽,降王衔璧躯裸裎。清·作者:黄景仁《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恭纪》
患难沦胥见世情,裸裎气味逼房楹。清·作者:沈上章《和百苦吟原韵 其八十三 溺器》
裸裎袒裼谁能浼,便遇邻姬只坐怀。清末民国初·作者:黄人《暑夜灭烛露坐随笔 其二》
漫道裸裎能浼我,野人原不著衣冠。清末近现代初·作者:陈肇兴《消夏杂诗 其十二》
裸裎我侧焉能浼,想见坐看云起时。现当代·作者:冒效鲁《光宣杂咏 其二十一》
衣冠容易盗虚名,怪独先生爱裸裎。现当代·作者:程坚甫《黄昏入市,见李沛君裸其上身,手托木盆,将往河边洗濯,戏以诗赠五首 其五》

裎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裎】【申集下】【衣字部】 裎;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117第02【唐韻】直貞切【集韻】【韻會】馳貞切, 音呈。【類篇】倮也。【孟子】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焦氏·易林】裸裎逐狐,爲人所笑。 又【玉篇】衣揚也。 又【博雅】佩紟謂之裎。【廣韻】裎,佩帶也。 又【揚子·方言】襌衣無袌者,謂之裎衣。 又【集韻】丑郢切,音逞。深衣也。 又丈井切,音徎。直正切,音鄭。義 同。

与裎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裎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