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晷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guǐ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晷字寓意

【晷】 guǐ 日影。 〔日〕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亦称“日规”。 时间:日无暇

晷字解释

【晷】[①][guǐ][《廣韻》居洧切,上旨,見。](1)日影;日光。(2)引申指白昼。(3)光阴;时间。(4)指一日或一时。(5)指日。测度日影以确定时刻的仪器。(6)指仪立表的投影。(7)指兼测日月星等天象的仪器。(8)推测。(9)通“軌”。轨道。

晷字诗词来源

【晷】今君三十朝未与,得不寸晷倍玙璠。中唐·作者:元稹《去杭州》
日晷未移三十刻,风骚已及四千言。唐·作者:方干《赠上虞胡少府百篇》
高坟自掩浮生骨,短晷难穷不死颜。宋初·作者:黄台《题歙州问政山聂道士所居》
赐封定应留晷刻,畴庸当便进班联。宋·作者:姚涣《送钤辖馆使王公》
布衣平昔抱经纶,浩荡著书穷日晷。北宋·作者:强至《还府推杨学士无为编》
南风时起有馀温,晷影炎炎势欲焚。北宋·作者:吕陶《伏日池上二首 其二》
万事放怀归失马,百年过晷任踆乌。北宋·作者:吕陶《答陈彝仲》
春秋八十尚不倦,一篇一咏无馀晷。北宋·作者:沈辽《寄题野翁无闷堂》
佳辰浩荡情怀惬,化国优游晷刻长。北宋·作者:韦骧《再和春寒次来韵》
忠嘉早结九重知,隙驷徒惊晷景驰。北宋·作者:韦骧《送吴圣取给事》
楼台半蘸浮天水,灯火频乾继晷油。北宋·作者:刘弇《四用前韵酬达夫 其七》
吹角共惊冬晷短,添炉更觉晚寒多。宋·作者:孔平仲《郡集》
小堂且作蕃宣守,寸晷昔闻弦诵声。宋·作者:孔平仲《因来诗有题桥之句呈陆农师 其二》
泊舟不厌城南浅,谈笑淹留惊晷短。宋·作者:孔平仲《次韵常父二十九日闸上作》
飘然去国到他乡,昼晷难移夜漏长。宋·作者:晁说之《高邮书事》
膏油继晷不识眠,齑盐充肠久味苦。北宋·作者:李新《送时仲西归》
胡家曲拍自分明,晷运推移何处去。北宋·作者:释守卓《偈十九首 其八》
岁晚穷愁催急晷,吾人学道心如水。北宋·作者:谢逸《访吴子珍新居》
人生一世偶相值,转首羲皇不停晷。宋·作者:程俱《傅冲益寄淮口阻风及清淮道中诗二首又次涟水一首用其韵和寄 其三》
寒暄粗接无淹晷,生死俄分有逝川。宋·作者:孙觌《通守李师稷大夫同年挽词》

晷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晷】【辰集上】【日字部】 晷;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497第10【唐韻】居洧切【集韻】【韻會】矩鮪切【正韻】古委切, 音軌。【說文】日景也。【博雅】晷,柱景也。【釋名】晷,規也。如規畫也。【玉篇】以表度日也。【前漢·天文志】去極遠近難知,要以晷景。晷景者,所以知日之南北也。【正字通】晷者,歷數所自出。其法:望高處爲體,立長短二竿爲用,二竿與高齊等,度三物兩閒修短若干,句股而求之,寒暑短長暸然自見。从咎何也,日景有差也,天行有常,不能不小有贏縮,歲差由此生,故立日景以測之,卽《周禮·考工記》置槷眡景之法也。 又【韻補】叶果許切。【陸雲詩】願登扶桑,仰結飛晷。伊人匪存,遺芳孰與。 又叶已有切。【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蔥翠紫蔚,礧碨瓌瑋含光晷兮。窮奇極妙,棟宇以來未之有兮。

与晷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晷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