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字的含义
闵字的解释
闵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2
- 拼音:mǐn
- 繁体:閔
- 笔画:7
- 部首:门
闵字寓意
【闵】闵 (閔) mǐn 忧忠,凶丧:闵凶。 古同“悯”,怜恤,哀伤。 古同“悯”,忧虑。 勉力:闵勉。 昏味,糊涂:闵然不敏。 姓。
闵字解释
【闵】[①][mǐn][《廣韻》眉殞切,上軫,明。]“闵1”的繁体字。(1)哀伤;怜念。后多作“憫”。(2)忧患;凶丧。(3)困迫于。(4)忧虑;担心。(5)勉。(6)病,病危。(7)昏昧。参见“閔然”。(8)春秋时宋邑,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东北。(9)通“暋”。强悍。(10)姓。孔子弟子有闵损。[②][mín][《集韻》眉貧切,平真,明。]“闵2”的繁体字。见“閔2天”。
闵字诗词来源
【闵】懿贤后兮发垩英,闵不通兮治斯溪。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窜逐新归厌闻闹,齿发早衰嗟可闵。中唐·作者:韩愈《赠崔立之评事》
若教颜闵英灵在,终不羞他李老君。唐末·作者:罗隐《代文宣王答》
入洛声华当世重,闵周章句满朝吟。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和陆谏议避地寄东阳进退未决见寄》
蓬蒿满径尘一榻,独此闵闵何其烦。唐末·作者:吴融《风雨吟》
明庄节闵并罹殃,命在朱高二悖王。唐末·作者:周昙《六朝门 三废帝》
闵见枯池少水鱼,流波涓滴与沟渠。后晋至后周·作者:释圆鉴《《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附诗》十九首 其十二》
七闵山水多才俊,三岁奇童出盛时。北宋·作者:赵恒《赐神童蔡伯禧》
农畴闵雨心祈切,上尽丛祠日未明。北宋·作者:宋庠《五鼓度洛水谒九龙祠祷雨马上作》
先秋闵雨农心乐,宜在麟编直笔书。北宋·作者:宋庠《未晓出城陪州长考功李员外祷雨大悲禅刹》
宣城太守闵穷旅,双壶贮酝兵吏颁。北宋·作者:梅尧臣《雪中廖宣城寄酒》
长吏忧民深望岁,诸侯闵雨著编年。北宋·作者:张方平《提刑祠部再和前篇猥为祷祈之应辄复次韵且以见志》
圣君哀怜大臣闵,察见衰病非虚饰。北宋·作者:欧阳修《有赠余以端溪绿石枕与蕲州竹簟皆佳物也余既喜睡而得此二者不胜其乐奉呈原父舍人圣俞直讲》
赖天闵民不责吏,甘泽流布何其浓。北宋·作者:欧阳修《答杨辟喜雨长句》
山川变化禹力尽,独有道者尝闵哀。北宋·作者:苏洵《游陵云寺》
勤民事业能如古,闵雨精诚必应时。北宋·作者:韩维《和玉汝弟甘雨应祈》
能保其身归我里,闵劳以事荷吾皇。北宋·作者:韩维《寄范侍郎》
圣主焦心闵万民,负扆不怡常膳撤。北宋·作者:司马光《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之》
近人欺众出私意,最可闵笑房生颠。北宋·作者:司马光《和秉国招范景仁饮景仁不至云方作书与光论乐》
窜逐新归厌闻闹,齿发早衰嗟可闵。中唐·作者:韩愈《赠崔立之评事》
若教颜闵英灵在,终不羞他李老君。唐末·作者:罗隐《代文宣王答》
入洛声华当世重,闵周章句满朝吟。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和陆谏议避地寄东阳进退未决见寄》
蓬蒿满径尘一榻,独此闵闵何其烦。唐末·作者:吴融《风雨吟》
明庄节闵并罹殃,命在朱高二悖王。唐末·作者:周昙《六朝门 三废帝》
闵见枯池少水鱼,流波涓滴与沟渠。后晋至后周·作者:释圆鉴《《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附诗》十九首 其十二》
七闵山水多才俊,三岁奇童出盛时。北宋·作者:赵恒《赐神童蔡伯禧》
农畴闵雨心祈切,上尽丛祠日未明。北宋·作者:宋庠《五鼓度洛水谒九龙祠祷雨马上作》
先秋闵雨农心乐,宜在麟编直笔书。北宋·作者:宋庠《未晓出城陪州长考功李员外祷雨大悲禅刹》
宣城太守闵穷旅,双壶贮酝兵吏颁。北宋·作者:梅尧臣《雪中廖宣城寄酒》
长吏忧民深望岁,诸侯闵雨著编年。北宋·作者:张方平《提刑祠部再和前篇猥为祷祈之应辄复次韵且以见志》
圣君哀怜大臣闵,察见衰病非虚饰。北宋·作者:欧阳修《有赠余以端溪绿石枕与蕲州竹簟皆佳物也余既喜睡而得此二者不胜其乐奉呈原父舍人圣俞直讲》
赖天闵民不责吏,甘泽流布何其浓。北宋·作者:欧阳修《答杨辟喜雨长句》
山川变化禹力尽,独有道者尝闵哀。北宋·作者:苏洵《游陵云寺》
勤民事业能如古,闵雨精诚必应时。北宋·作者:韩维《和玉汝弟甘雨应祈》
能保其身归我里,闵劳以事荷吾皇。北宋·作者:韩维《寄范侍郎》
圣主焦心闵万民,负扆不怡常膳撤。北宋·作者:司马光《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之》
近人欺众出私意,最可闵笑房生颠。北宋·作者:司马光《和秉国招范景仁饮景仁不至云方作书与光论乐》
闵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闵】【戌集上】【門字部】 閔;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343第12【唐韻】眉隕切【集韻】【韻會】美隕切【正韻】弭盡切, 音敏。【說文】弔者在門也。【徐曰】今別作憫,非。 又【玉篇】病也。【詩·衞風】覯閔旣多。【傳】病也。【禮·儒行】不閔有司。【釋文】閔,本亦作愍。 又傷念也。【詩·周南·遵彼汝墳序】婦人能閔其君子。【註】傷念也。 又勉也。【書·君奭】子惟用閔于天越民。【傳】閔,勉也。 又地名。【穀梁傳·僖二十三年】齊侯伐宋,圍閔。【釋文】閔,左氏作緡。 又姓。【韻會】孔子弟子閔損。又閔馬父,見左傳。 又人名。【前漢·哀帝紀】立魯頃王子郚鄕侯閔爲王。 又【集韻】眉貧切,音珉。【說文】秋天也。引虞書,仁閔覆下,則稱旻天。或書作閔。通作 。 又【詩·豳風】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註】亦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