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岷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8
  • 拼音:mín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岷字寓意

【岷】 mín 〔山〕山名,在中国四川省北部,绵延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的地方。 〔江〕水名,在中国四川省。

岷字解释

【岷】[①][mín][《廣韻》武巾切,平真,明。][《集韻》眉貧切,平真,明。]亦作“崏1”。亦作“渂1”。亦作“1”。亦作“汶3”。山名。详见“山”。

岷字诗词来源

【岷】星轺计日赴岷峨,云树连天阻笑歌。唐·作者:张谓《别韦郎中》
胡为漂泊岷汉间,干谒王侯颇历抵。唐·作者:杜甫《狄明府》
岷山宝室九仙居,日月萦回洞底虚。唐·作者:崔玄真《大还丹口诀》
烧金学道岷山子,亲得真人受玄旨。唐·作者:崔玄真《大还丹口诀》
回首岷峨半天黑,传觞接膝何由得。中唐·作者:卢纶《送张郎中还蜀歌》
山横碧立并雄岷,大阜洪川共降神。中唐·作者:欧阳詹《述德上兴元严仆射》
南经梦泽宽浮日,西出岷山劣泛杯。唐·作者:韩溉《浔阳观水》
南岷胜槩压诸方,东壁奇峰出洞阳。中唐·作者:程太虚《洞阳峰》
亚夫重过柳营门,路指岷峨隔暮云。唐·作者:高骈《赴西川途经虢县作》
古柏尚留今日翠,高岷犹蔼旧时青。唐·作者:裴铏《题文翁石室》
好教载取芳菲树,剩照岷天瑟瑟波。晚唐·作者:萧遘《成都》
虚负岷峨老僧约,年年雪水下汀洲。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荆州新秋寺居写怀诗五首上南平王 其三》
终思相约岷峨去,不得携筇一路行。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寄蜀国广济大师》
我闻岷国民归依,前王后王皆师资。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短歌寄鼓山长老》
浪涛江汉出岷峡,洞庭云梦天共流。南宋·作者:郑起《鄂州南楼》
五门冷映岷峨雪,千里爰疏灌堋泉。宋·作者:薛田《成都书事百韵》
乡亲乡友销魂地,岷水分为陇水声。北宋·作者:梅挚《新繁县秘藏院留别乡知》
巴汉静归筹笔内,岷峨閒入画图中。北宋·作者:胡宿《送益州运使田学士》
岷峨秀气入京华,鹏翼抟风势莫涯。北宋·作者:宋庠《次韵范纯仁和郭昌朝寺丞见寄二首 其一》
岷峨俗美汉条宽,野实呈秋照露寒。北宋·作者:宋祁《岁稔务閒因美成都繁富》

岷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岷】【寅集中】【山字部】 岷; 康熙笔画:8; 页码:页310第01【廣韻】武巾切【集韻】眉頻切【韻會】眉貧切【正韻】彌鄰切, 音民。【說文】山名。在蜀湔氐西徼外。本作 ,从山 聲。【徐曰】今作岷。【孔穎達曰】山在梁州,江水所出。又【史註】山在岷州,溢洛南一里,連緜至蜀二千里,皆曰岷山。戴侗曰:在今威茂州之西北,東距峽州。 又州名。秦隴西郡臨洮縣,後魏置岷州。因山爲名。或作 。 又【韻會】通作汶。【山海經】大江出汶郭之東南,逕蜀郡,東北至廣陵入海。又【史記·夏本紀】汶嶓旣藝。

与岷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岷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