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崍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lái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崍字寓意

【崍】 lái 见“崃”。

崍字解释

【崍】[①][lái][《廣韻》落哀切,平咍,來。]“崃1”的繁体字。(1)崃山。(2)山名用字。四川省有崌崃山。见《清一统志·四川·眉州府》。

崍字诗词来源

【崍】邛崃古未兼忠孝,宣室今非访鬼神。北宋·作者:赵抃《送茂守吴彦先郎中赴阙》
忠臣重此过邛崃,经计才优帝命谐。北宋·作者:韩琦《明镐学士领漕益州》
大渡河边瘴雾浓,邛崃关下木兰红。南宋·作者:李石《木兰》
邛崃关头大渡河,使君五马千丈坡。南宋·作者:李石《题阴山七骑图》
邛崃阪曲臣车直,大渡河深帝斧明。南宋·作者:项安世《送胡黎州》
诗入邛崃应更险,身如杜宇肯忘归。南宋·作者:释宝昙《次韵李太博书羽扇亭二首 其一》
又闻渡泸不在泸南在沉黎,邛崃九折是君家世尤当知。南宋·作者:楼钥《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崃叱驭真男子,何必屏间看地图。元·作者:宋褧《自谷城将往山中》
吾闻崌崃上,与井络通风气。元末明初·作者:刘基《送陈庭学之成都卫照磨任》
滥觞岷松略巴梁,分源崌崃走豫章。元末明初·作者:陶宗仪《题江山万里图》
岨崃冈头十八公,恰在已公茅屋东。元末明初·作者:虞堪《题王叔明为瑛上人所画松亭雅集》
远游多少忘归客,日日邛崃与太行。明·作者:董纪《草堂杂兴十首 其四》
江南江北若庭户,太平岐路非邛崃。明·作者:程敏政《送黄世瑞南归》
帝遣鸿濛奠西极,擘作崌崃两拳石。明·作者:王世贞《崌崃歌题画赠张中丞肖甫》
停鞭为问邛崃道,九折曾经几客过。明·作者:罗宾王《秋日寄送友人入蜀》
驱车万里向殊方,极目邛崃路渺茫。明·作者:徐熥《送王生之临邛省州守叔父献甫 其二》
岷峨悽怆百蛮秋,路折邛崃九坂愁。明末清初·作者:吴伟业《送张玉甲宪长之官邛雅 其三》
山愁九折是邛崃,剑阁横云郁不开。明末清初·作者:屈大均《送王观察之官蜀中二十四首 其二十二》
人间尽怯邛崃坂,天上应无益部星。清·作者:彭孙遹《送方渭仁典试蜀中》
邛崃坂上高车覆,御史门前乌夜哭。清·作者:潘耒《烈士行赠赵义庵》

崍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崍】【寅集中】【山字部】 崍;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313第18【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 音來。山名。【山海經】崍山,江水出焉,東流注大江,其陽多黃金。【註】卬崍山,今在漢嘉嚴道縣南,江水所自出,山有九折坂。又【郭璞·江賦】源二分於崌崍,流九派乎潯陽。【註】岷山東北百四十里崍山,又東百五十里崌山,崍山中江所出,崌山北江所出,自廬江潯陽分爲九派也。

与崍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崍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