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奡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ào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奡字寓意

【奡】 ào 古同“傲”,傲慢。 上古人名,相传力大,并能陆地行舟。

奡字解释

【奡】[①][ào][《廣韻》五到切,去號,疑。](1)傲慢。(2)矫健貌。见“排”。(3)人名。夏寒浞之子。多力,相传能陸地行舟。

奡字诗词来源

【奡】世无勇奡携之去,不得连鳌作鲙鱼。北宋·作者:郑獬《次韵元肃兄汴口阻风》
仰高排奡玩清圆,学力卑摧旧判年。南宋·作者:陈造《张丞再有诗次韵》
如泥乘橇禹行水,以力婴天奡荡舟。南宋·作者:岳珂《三塔渰圩下二首 其二》
健笔当年奡可排,岂知老挟病俱来。南宋·作者:刘克庄《再次竹溪韵三首 其二》
天风绮语忽照我,排奡堂堂结匀妥。元·作者:刘诜《和友人》
已传新将韩擒虎,无复偷儿奡荡舟。明·作者:罗玘《和冯银台游清凉寺留别韵》
不能使世之皆禹稷而无羿奡兮,虽德之生乃可耻。明末清初·作者:谢元汴《前生德戊子七月二十一事也时脱悍帅之难》
乞食饥词兼奡兀,醉吟韵语杂婆和。明末清初·作者:钱谦益《林若抚挽词》
朱生奡兀作狡狯,黔面髽髻衣臂鞲。明末清初·作者:钱谦益《仲冬六日吴门舟中夜饮饮罢放歌为朱生维章六十称寿》
手裂吴绫白如雪,新诗奡兀惊真宰。明末清初·作者:施闰章《西湖惜别吟答萧山毛大可》
布衣奡岸藐雄贵,文史娱乐同妻孥。明末清初·作者:顾景星《华亭同周釜山茂源卢文子元昌董阆石含苍水俞饮沈友圣麟洞泾草堂作》
雄浑奡兀尽神变,要令鬼哭吾吟呻。明末清初·作者:屈大均《赋为王紫诠使君寿兼送迁任川南》
谁能奡奡兀兀作孺生,朝朝暮暮咿唔声。明末清初·作者:陈恭尹《赠别董苍水》
纵横似出华山格,排奡宜书韩愈诗。清·作者:宋荦《郑谷口寄隶书韩诗喜而赋此》
联句兀奡效韩孟,角胜不待金鼓摐。清·作者:宋荦《灯夕用韩持国韵》
诗句排奡与画敌,急请二客来交锋。清·作者:宋荦《题李营邱古柏图邀悔人山公同赋》
客喧船重风力微,北地操舟踰奡荡。清·作者:汪懋麟《九月十日子纶员外招同诸公东河泛舟作歌》
长篇伟句气奡兀,远走鲜卑慰寥寞。清·作者:高士奇《和韵宋牧仲《高江村詹事以乍浦秋鸟见贻兼索题句赋此答之》》
督河使者妄庸人,不解河防气桀奡。清·作者:孙蕙《浚河行》

奡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奡】【丑集下】【大字部】 奡;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253第07【廣韻】五到切【集韻】【正韻】魚到切【韻會】疑到切, 音嫯。【說文】慢也。與傲通。 又矯健貌。【韓愈·薦士詩】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奡。又人名。寒浞子,多力,能陸地行舟。【論語】奡盪舟。 【總要】从 从夰。夰,取高卬義。俗作奡,非。

与奡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奡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