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讴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8
  • 拼音:ōu
  • 繁体:
  • 笔画:6
  • 部首:

讴字寓意

【讴】 (謳) ōu 歌唱:歌(歌颂,赞美)。 民歌:“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谣。

讴字解释

【讴】[①][ōu][《廣韻》烏侯切,平侯,影。]“1”的繁体字。(1)徒歌;齐声歌唱。(2)引申为赞颂。参见“謳功頌德”。(3)吟诵。(4)指歌者。(5)歌曲;民歌。(6)姓。春秋有阳。见《左传·哀公十三年》。

讴字诗词来源

【讴】齐讴秦吹卢女弦。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曲二首 其二》
六辔聊停御百丈,暂罢开山歌棹讴。隋·作者:杨广《泛龙舟》
红茸糅绣好毛衣,清泠讴鸦好言语。唐·作者:张说《时乐鸟篇》
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盛唐·作者:王昌龄《箜篌引》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盛唐·作者: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
凫鹥散乱棹讴发,丝管啁啾空翠来。唐·作者:杜甫《渼陂行》
赵琴素所嘉,齐讴世称绝。唐·作者:皎然《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
欲学齐讴逐云管,还思楚练拂霜砧。中唐·作者:杨巨源《古意赠王常侍》
讴歌已入云韶曲,词赋方归侍从臣。中唐·作者:杨巨源《寄昭应王丞》
低腰醉舞垂绯袖,击筑讴歌任褐裾。唐·作者:吉皎《七老会诗》
驩心蹈舞歌皇风,愿载讴歌青史中。唐·作者:刘商《金井歌》
一瓮香醪新插刍,双鬟小妓薄能讴。唐·作者:白居易《尝酒听歌招客》
江郡讴谣誇杜母,洛城欢会忆车公。唐·作者:白居易《寄李蕲州》
鸡毬饧粥屡开筵,谈笑讴吟间管弦。唐·作者:白居易《会昌元年春五绝句 赠举之仆射》
又遣遒人持木铎,遍采讴谣天下过。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八 骠国乐》
双月讴■辗秋碧,细风斜掩神仙宅。唐·作者:无名氏《小苏家》
六年仁政讴歌去,柳绕春堤处处闻。唐·作者:杜牧《寄牛相公》
多年疲瘵全苏息,须到讴谣日满秦。中唐·作者:许棠《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其四》
讴歌合合千门乐,鼙角雄雄一阁雷。五代·作者:贯休《送郑使君》
水寒不见双鱼信,风便唯闻五裤讴。唐末·作者:罗隐《秋日有寄姑苏曹使君》

讴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讴】【酉集上】【言字部】 謳;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188第18【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烏侯切,音歐。【廣雅】歌也。【玉篇】吟也。【正字通】謳爲歌之別調,歌爲謳之總名。【史記·張儀傳】秦將以美人聘楚,以宮中善歌謳者爲媵。【列子·湯問篇】薛譚學謳於秦靑。【說文】齊歌也。【前漢·高帝紀】漢王旣至南鄭,諸將及士卒皆歌謳思東歸。【師古註】謂齊聲而歌。或曰齊地之歌。 又姓。【左傳·哀十三年】越大夫謳陽。 又與嘔同。【荀子·富國篇】拊循之,唲嘔之。【註】唲嘔,嬰兒語聲。嘔與謳同。 又【集韻】【類篇】 匈于切,音吁。煦也。又於謳,欲化貌。【莊子·大宗師】需役聞之於謳。【註】歌以樂之也。於音烏。 又【集韻】【類篇】 邕俱切,音紆。【說文】義同。【陸機·吳趨行】楚妃且勿歎,齊娥且莫謳。四坐 淸聽,聽我歌吳趨。謳叶趨。

与讴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讴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