阋字的含义
阋字的解释
阋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8
- 拼音:xì
- 繁体:鬩
- 笔画:11
- 部首:门
阋字寓意
【阋】阋 (鬩) xì 争吵:阋墙(引申为内部不和)。
阋字解释
【阋】[①][xì][《廣韻》許激切,入錫,曉。]“阋1”的繁体字。亦作“1”。(1)争吵;争斗。(2)见“鬩蹏”。
阋字诗词来源
【阋】妾妇齿牙工斗阋,比邻疟疠厌呻吟。宋末元初·作者:方回《次韵仇仁近暑中二首 其一》
村落雠杀小斗阋,一室作过千室空。宋末元初·作者:方回《送□景文长兴丞》
弟弟兄兄终不乱,当须晓喻阋墙家。金·作者:李奎报《平沙落雁》
岂料下车席未温,阋墙谤讟蛙蝈喧。元·作者:李齐贤《在上都。奉呈柳政丞,吴赞成》
同舟胡越心犹一,兄弟阋墙何至愚。元末明初·作者:李穑《有感》
妇姑勃溪父子夷,兄弟阋墙朋友离。元末明初·作者:李穑《知止堂歌》
我闻同气有争利,阋墙往往隳家门。元末明初·作者:高启《泉南两义士歌》
我听此语为踌躇,祀典民情两相阋。明·作者:殷奎《张将军庙》
传语阋墙事利者,家肥原不在仓箱。明·作者:邓林《雍睦楼》
只从门外看扶柩,肯信诗中咏阋墙。明·作者:吴宽《送贺其厚迎其弟解元其荣丧南归》
阋墙之事从兹起,请师教儿读曲礼。明·作者:吴宽《钱舜举仇书图》
纷纷尘世阋墙人,见此微禽颡应泚。明·作者:黄仲昭《题吴继学先生家藏边景昭花鸟图五首 其四 败荷四鹡鸰》
薛包友弟让田宅,阋墙紾臂惭区寰。明·作者:程敏政《坦然歌为刘贡士》
彼其之子不同行,一以无经一阋墙。明·作者:林熙春《二十年前屡过平远一主大柘林仰峰一主东石林玉山二人皆赀雄闾里以好客闻玉山有子三人因兄弟相诘败仰峰有子十一人不嫖不赌又中有青衿而亦以败何也仰峰以一人聚之子以十一人分之费且不节而亦以废箸此耳辛酉应召过而心伤为赋二绝亦以劝为人子者 其二》
长宁夺曜初墙阋,天锡戕玄乃卒穷。明末清初·作者:郭之奇《附前凉九主后凉四主》
若使兄弟共能忍,岂肯同气相阋墙。明末清初·作者:于成龙《忍字歌》
浮云阋世闭门中,惟有閒游事不空。清·作者:陈廷敬《春日经水楼感旧》
譬如兄弟阋墙变,却于异性共周旋。清·作者:阮蔡文《虎尾溪》
兄弟阋墙事堪叹,术也仇绍翻结瓒。清·作者:缪沅《袁术》
王心每劝如擎玉,朝论常思戒阋墙。清·作者:赵显命《更叠前韵。示李兵部求和 其八》
村落雠杀小斗阋,一室作过千室空。宋末元初·作者:方回《送□景文长兴丞》
弟弟兄兄终不乱,当须晓喻阋墙家。金·作者:李奎报《平沙落雁》
岂料下车席未温,阋墙谤讟蛙蝈喧。元·作者:李齐贤《在上都。奉呈柳政丞,吴赞成》
同舟胡越心犹一,兄弟阋墙何至愚。元末明初·作者:李穑《有感》
妇姑勃溪父子夷,兄弟阋墙朋友离。元末明初·作者:李穑《知止堂歌》
我闻同气有争利,阋墙往往隳家门。元末明初·作者:高启《泉南两义士歌》
我听此语为踌躇,祀典民情两相阋。明·作者:殷奎《张将军庙》
传语阋墙事利者,家肥原不在仓箱。明·作者:邓林《雍睦楼》
只从门外看扶柩,肯信诗中咏阋墙。明·作者:吴宽《送贺其厚迎其弟解元其荣丧南归》
阋墙之事从兹起,请师教儿读曲礼。明·作者:吴宽《钱舜举仇书图》
纷纷尘世阋墙人,见此微禽颡应泚。明·作者:黄仲昭《题吴继学先生家藏边景昭花鸟图五首 其四 败荷四鹡鸰》
薛包友弟让田宅,阋墙紾臂惭区寰。明·作者:程敏政《坦然歌为刘贡士》
彼其之子不同行,一以无经一阋墙。明·作者:林熙春《二十年前屡过平远一主大柘林仰峰一主东石林玉山二人皆赀雄闾里以好客闻玉山有子三人因兄弟相诘败仰峰有子十一人不嫖不赌又中有青衿而亦以败何也仰峰以一人聚之子以十一人分之费且不节而亦以废箸此耳辛酉应召过而心伤为赋二绝亦以劝为人子者 其二》
长宁夺曜初墙阋,天锡戕玄乃卒穷。明末清初·作者:郭之奇《附前凉九主后凉四主》
若使兄弟共能忍,岂肯同气相阋墙。明末清初·作者:于成龙《忍字歌》
浮云阋世闭门中,惟有閒游事不空。清·作者:陈廷敬《春日经水楼感旧》
譬如兄弟阋墙变,却于异性共周旋。清·作者:阮蔡文《虎尾溪》
兄弟阋墙事堪叹,术也仇绍翻结瓒。清·作者:缪沅《袁术》
王心每劝如擎玉,朝论常思戒阋墙。清·作者:赵显命《更叠前韵。示李兵部求和 其八》
阋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阋】【亥集上】【鬥字部】 鬩;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343第12【唐韻】許激切【集韻】【韻會】馨激切【正韻】迄逆切, 音赥。【說文】恆訟也。从鬥从兒,兒善訟者也。【詩·小雅】兄弟鬩于牆。【傳】鬩,很也。【爾雅·釋言】鬩恨。【註】相怨恨。【揚子·方言】脅鬩,懼也。宋衞之閒,凡怒而噎噫謂之脅鬩。 又與閴通。【易·豐卦閴其無人釋文】閴,姚作鬩,孟作窒, 通。 又【集韻】郝格切,音赫。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