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掉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diào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掉字寓意

【掉】 diào 落下:泪。 减损,消失:色。价儿。 遗失,遗漏:这一行了两个字。 回转(zhu僴 ):头。转。 摇摆,引申为卖弄,耍:文。俏。以轻心。臂而去。 对换:包。换。 落在后面:队。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改。戒

掉字解释

【掉】[①][diào][《廣韻》徒弔切,去嘯,定。][《廣韻》徒了切,上篠,定。][《廣韻》女角切,入覺,娘。](1)摆动;摇动。(2)颤动;振动。(3)弄;卖弄。(4)交替;更换。(5)转过;翻转。(6)指旋转。(7)落。指往下落;亦指落在后面。(8)指离开。(9)抛开,丢下。(10)指抛掷。(11)遗漏;失落。(12)整理。参见“鞅”。(13)减少;降低。参见“膘”。(14)助词。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动作的完成。(15)通“踔”。跳跃,腾跃。(16)用同“棹1”。划船,划。[②][nuò][《字彙》奴各切]持,举。

掉字诗词来源

【掉】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唐·作者:张说《杂曲歌辞 其一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盛唐·作者:李白《荅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唐·作者: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旧事仙人白兔公,掉头归去又乘风。唐·作者:韩翃《送齐山人归长白山》
或掉轻舟或杖藜,寻常适意钓前溪。中唐·作者:郎士元《赠强山人》
眼看笔掉头还掉,只见文狂心不狂。唐·作者:马云奇《怀素师草书歌》
竞渡船头掉采旗,两边溅水湿罗衣。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二十五》
聚鬼徵妖自朋扇,摆掉栱桷颓塈涂。中唐·作者:韩愈《射训狐》
我亦平行蹋??,神完骨蹻脚不掉。中唐·作者:韩愈《记梦》
人言策中说何事,掉头不答看飞鸿。中唐·作者:刘禹锡《送裴处士应制举诗》
座宾尽欢恣谈谑,愧我掉头还奋髯。中唐·作者:刘禹锡《和牛相公溪醉歌见寄》
谁人会我心中事,冷笑时时一掉头。唐·作者:白居易《感所见》
塞北虏郊随手破,山东贼垒掉鞭收。唐·作者:白居易《河阳石尚书破回鹘迎贵主过上党射鹭?绘画为图猥蒙见示称叹不足以诗美之》
三尺霜鸣金匣里,神光一掉八千里。中唐·作者:张碧《鸿沟》
铺却双缯直道难,掉首空归不成画。中唐·作者:张碧《题祖山人池上怪石》
得成蝴蝶寻花树,傥化江鱼掉锦鳞。中唐·作者:元稹《放言五首 其三》
樯乌㪷折头仓掉,水狗斜倾尾缆开。中唐·作者:元稹《遭风二十韵》
促节频催渐繁拨,珠幢斗绝金铃掉。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三 五弦弹》
如今节将一掉头,电卷风收尽摧挫。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七 立部伎》

掉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掉】【卯集中】【手字部】 掉;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436第20【唐韻】【集韻】【韻會】徒吊切【正韻】杜弔切, 調去聲。【說文】搖也。【廣韻】振也。【左傳·昭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楚語】大能掉小,故變而不勤。【註】掉,作也。【史記·孟嘗君傳】過市朝者,掉臂而不顧。【前漢·蒯通傳】酈生一士,伏軾掉三寸舌。 又正也。【左傳·宣十二年】御下兩馬,掉鞅而還。【註】飾馬正鞅,以示閒暇。 又掉磬。【禮·內則註】雖有勤勞,不敢掉磬。【疏】崔氏云:北海人謂相激事爲掉磬。隱義云:齊人謂相絞訐爲掉磬。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徒了切,音窕。亦搖動也。【增韻】顫也。 又【唐韻】女角切【集韻】【韻會】尼角切, 音搦。義同。又持也。 又【集韻】女敎切,音鬧。聲甄動也。【周禮·春官·典同】薄聲甄。【註】甄猶掉也。鍾微薄則聲掉。

与掉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掉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