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搊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4
  • 拼音:chōu
  • 繁体:
  • 笔画:13
  • 部首:

搊字寓意

【搊】 chōu 弹拨:筝。琵琶。 束紧:腰带。 方言,扶:把爷爷起来吃药。 方言,手扶住或一端用力向上使物体立起或翻倒:把倒的凳子起来。把石头下山坡。 zǒu 执持。 一种扇子的名称,即摺叠扇。

搊字解释

【搊】[①][chōu][《廣韻》楚鳩切,平尤,初。](1)用手指弹拨弦索乐器。(2)指用手指或带齿的东西在物体上划过。(3)束紧。(4)撩,掀。(5)搀扶。(6)迎合,凑合。(7)诌,编造。(8)皱。(9)刁滑。[②][zǒu][《廣韻》側九切,上有,莊。](1)抓,揪。(2)见“2扇”。

搊字诗词来源

【搊】经略彴时冠暂亚,佩笭箵后带频搊。唐·作者:陆龟蒙《新夏东郊闲泛有怀袭美》
搊弹并给黎园部,曼衍争趋角抵场。北宋·作者:宋祁《乾元节锡庆院燕》
归时小榼搊亦满,固有阿连相伴倾。北宋·作者:曾巩《喜晴赴田中》
和声搊著平生痛,短绠毋劳系鼻头。宋·作者:释守珣《颂古四十首 其十六》
楼头月白良夜深,美人睡起搊胡琴。南宋·作者:薛季宣《楼上曲》
春衫不管藤搊碎,可惜教花著地铺。南宋·作者:王质《鹧鸪天 其一 山行》
数百禅和数十州,褴襂破衲面搊搜。南宋·作者:释师范《偈颂七十六首 其二十四》
瓶搊金井辘轳晓,钟撼茅山幡影春。宋末元初·作者:吴泳《和洪舜俞太一宫韵》
更须对雪开金?,要听邻船搊玉筝。元末明初·作者:顾瑛《泊垂虹桥口占二首 其二》
日日沙头候归雁,为郎搊得小秦筝。元·作者:郯韶《泊垂虹桥口占次顾仲瑛韵二首 其二》
故家王谢挹风流,罢笛徐将玉拨搊。元末明初·作者:胡布《听筝堂送朱启文归虎林省亲》
正待要搊筝擘阮。忽受取观音差遣。明初·作者:杨景贤《金蕉叶》
女乐翩翩次第举,搊筝弹瑟鸣箜篌。元末明初·作者:宋濂《天麦毒行》
琵琶横笛空聒耳,唐姬搊筝妙无比。元末明初·作者:孙蕡《骊山老妓行补唐天宝遗事戏效白乐天作》
十三学舞曾惊座,十四搊筝能擅名。元末明初·作者:孙蕡《骊山老妓行补唐天宝遗事戏效白乐天作》
涂抹伊谁识阿婆,弹搊竞自矜纤手。明·作者:李昌祺《至正妓人行》
借问金陵贵公子,此声何似搊秦筝。明·作者:史鉴《题扇讽陆廷美》
人言有翼可能飞,谁向空山苦搊柱。明·作者:金时习《闻子规》
风流不落秋娘后,搊筝每露春葱手。明·作者:江源《大堤曲次唐人杨巨源韵》
短篙搊破绿波光,采莲船上袅红妆。明·作者:许赞《采莲曲》

搊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搊】【卯集中】【手字部】 搊;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445第42【唐韻】楚鳩切【集韻】【韻會】初尤切【正韻】楚蒐切, 音篘。【博雅】拘也。【六書故】五指摳 也。【廣韻】手搊也。【唐書·禮樂志】五弦如琵琶而小,舊以木撥彈,樂工裴神符初以手彈,後人習爲搊琵琶。【又】西涼伎高麗伎有搊箏。 又【唐韻】【集韻】 側九切,篘上聲。持也。或作 。 又扇別名。 又莊俱切,音。解也。俗作 ,非。

与搊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搊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