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字的含义
閩字的解释
閩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4
- 拼音:mǐn
- 繁体:閩
- 笔画:14
- 部首:門
閩字寓意
【閩】閩 mǐn 见“闽”。
閩字解释
【閩】[①][mǐn][《廣韻》武巾切,平真,明。][《廣韻》無分切,平文,微。]“闽1”的繁体字。(1)古种族名,生活于今浙江南部和福建一带。后因称福建为闽。(2)五代十国之一。公元893年王潮据今福建之地,任福建观察使,旋升威武军节度使。后其弟王审知在909年被后梁封为闽王。933年王审知子王延钧称帝,建都长乐(今福建福州),国号闽。943年王延钧弟王延政又在建州称帝,国号殷。945年复国号闽,为南唐所灭。共历六主,三十七年。[②][wén][《廣韻》無分切,平文,微。]“闽2”的繁体字。通“蟁1”。
閩字诗词来源
【閩】江南地远接闽瓯,山东英妙屡经游。南北朝末隋初·作者:薛道衡《豫章行 其一》
灵物变化讵可寻,几人皓首死闽越。初唐·作者:宋之问《潜珠篇》
南看闽树花不落,更取何缘了妄情。唐·作者:皎然《送清励上人游福建》
万里闽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烟。中唐·作者:刘长卿《送秦侍御外甥张篆之福州谒鲍大夫秦侍御与大夫有旧》
闽山截云不过雁,涨海浸日谁为梁。中唐·作者:张登《秋夜馆中醉后作》
正是闽中越鸟声,几回留听暗沾缨。中唐·作者:欧阳詹《与林蕴同之蜀途次嘉陵江认得越鸟声呈林林亦闽中人也》
闽岭夏云迎皂盖,建溪秋树映红旌。中唐·作者:刘禹锡《送唐舍人出镇闽中》
闽县绿娥能引客,泉州乌药好防身。唐·作者:施肩吾《送人南游》
龙门一半在闽川。唐·作者:不详《建安语》
几人天上争仙桂,一岁闽南折四枝。唐·作者:开成朝士《句》
云树杳冥通上界,峰峦回合下闽川。唐·作者:陈陶《上建溪》
闽山翠卉迎飞旆,越水清纹散落梅。唐·作者:李群玉《送唐侍御福建省兄》
洛州良牧帅瓯闽,曾是西垣作谏臣。唐·作者:薛能《送福建李大夫》
出岭年登三十二,入闽蚤是四旬馀。唐末五代初·作者:义存《住山后作》
便便书腹德无邻,健笔从知又入闽。五代·作者:贯休《送郑阁赴闽辟》
刺婺廉闽动帝台,唯将清净作梯媒。五代·作者:贯休《送郑使君》
名标玉籍仙坛上,家寄闽山画障中。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送福州王先辈南归》
远自嵇山游楚泽,又从庐岳去闽川。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洪州送西明寺省上人游福建》
瓯闽地秀出文儒,书锦堪誇旧弃□。唐·作者:裴谟《送陈谠授本府长史》
南望闽城尘世界,千秋万古卷尘埃。唐末·作者:周朴《升山寺》
灵物变化讵可寻,几人皓首死闽越。初唐·作者:宋之问《潜珠篇》
南看闽树花不落,更取何缘了妄情。唐·作者:皎然《送清励上人游福建》
万里闽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烟。中唐·作者:刘长卿《送秦侍御外甥张篆之福州谒鲍大夫秦侍御与大夫有旧》
闽山截云不过雁,涨海浸日谁为梁。中唐·作者:张登《秋夜馆中醉后作》
正是闽中越鸟声,几回留听暗沾缨。中唐·作者:欧阳詹《与林蕴同之蜀途次嘉陵江认得越鸟声呈林林亦闽中人也》
闽岭夏云迎皂盖,建溪秋树映红旌。中唐·作者:刘禹锡《送唐舍人出镇闽中》
闽县绿娥能引客,泉州乌药好防身。唐·作者:施肩吾《送人南游》
龙门一半在闽川。唐·作者:不详《建安语》
几人天上争仙桂,一岁闽南折四枝。唐·作者:开成朝士《句》
云树杳冥通上界,峰峦回合下闽川。唐·作者:陈陶《上建溪》
闽山翠卉迎飞旆,越水清纹散落梅。唐·作者:李群玉《送唐侍御福建省兄》
洛州良牧帅瓯闽,曾是西垣作谏臣。唐·作者:薛能《送福建李大夫》
出岭年登三十二,入闽蚤是四旬馀。唐末五代初·作者:义存《住山后作》
便便书腹德无邻,健笔从知又入闽。五代·作者:贯休《送郑阁赴闽辟》
刺婺廉闽动帝台,唯将清净作梯媒。五代·作者:贯休《送郑使君》
名标玉籍仙坛上,家寄闽山画障中。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送福州王先辈南归》
远自嵇山游楚泽,又从庐岳去闽川。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洪州送西明寺省上人游福建》
瓯闽地秀出文儒,书锦堪誇旧弃□。唐·作者:裴谟《送陈谠授本府长史》
南望闽城尘世界,千秋万古卷尘埃。唐末·作者:周朴《升山寺》
閩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閩】【戌集上】【門字部】 閩;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335第07【唐韻】武巾切【集韻】【韻會】眉貧切【正韻】彌鄰切, 音珉。【說文】東南越種。【廣韻】閩越。【周禮·夏官】職方氏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史記·東越傳】閩越王無諸。【註】東越之別名。【註】按《說文》云閩,東越,蛇種也。故字从虫門聲。【山海經】閩在海中。【註】閩越卽西甌,今建安郡是也。 又古養鳥官。【周禮·秋官·閩隷】閩隷掌役畜養鳥,而阜蕃敎擾之。 又【廣韻】【集韻】 無分切,音文。【周禮·七閩釋文】又音文。 又【廣韻】音旻。【周禮·七閩釋文】鄭氏音旻。 又【集韻】謨官切,音瞞。【周禮·七閩釋文】漢書音義,服虔者近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