潋字的含义
潋字的解释
潋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21
- 拼音:liàn
- 繁体:瀲
- 笔画:14
- 部首:氵
潋字寓意
【潋】潋 (瀲) liàn 〔潋滟〕a.水波相连的样子,如“水光潋潋”;b.形容水势浩大。
潋字解释
【潋】[①][liàn][《廣韻》力験切,去豔,來。][《廣韻》良冉切,上琰,來。]亦作“1”。“潋1”的繁体字。(1)水际。(2)漂浮。(3)见“瀲灩”。
潋字诗词来源
【潋】晓惊白鹭联翩雪,浪蹙青茭潋滟烟。唐·作者:陈标《江南行》
佶栗金虬石潭古,勺陂潋滟幽脩语。唐·作者: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
汪汪积水光连空,重叠细纹晴漾红。唐·作者:温庭筠《昆明池水战词》
呜咽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唐·作者:杜牧《题齐安城楼》
一泓潋滟复澄明,半日功夫斸小庭。唐·作者:方干《于秀才小池》
势横绿野苍茫外,影落平湖潋滟间。唐·作者:方干《题应天寺上方兼呈谦上人》
万顷涵虚寒潋滟,千寻耸翠秀孱颜。唐·作者:方干《叙龙瑞观胜异寄于尊师》
潋滟清辉吞半郭,萦纡别派入遥村。唐·作者:方干《侯郎中新置西湖》
皇陂潋滟深复深,陂西下马聊登临。唐末·作者:罗隐《皇陂》
臣心净比漪涟水,圣泽深于潋滟杯。唐末·作者:韩偓《锡宴日作》
移得龙泓潋滟寒,月轮初下白云端。唐·作者:陆龟蒙《移石盆》
碧溪潋潋流残阳,晴沙两两眠鸳鸯。唐末·作者:吴融《灵宝县西侧津》
神工旧制泓澄在,天泽时加潋滟寒。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和翁员外题马太傅宅贾相公井》
应思潋滟秋池底,更有归天伴侣来。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观盆池白莲》
春江潋潋清且急,春雨濛濛密复疏。唐末至五代·作者:杨夔《送郑谷》
金井泉秋光潋滟,石坛松古韵萧骚。五代·作者:江为《简寂观》
千钟紫酒荐菖蒲,松岛兰舟潋滟居。五代至宋初·作者:谭用之《江边秋夕》
佶栗金虬石潭古,勺陂潋滟幽脩语。唐·作者: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
汪汪积水光连空,重叠细纹晴漾红。唐·作者:温庭筠《昆明池水战词》
呜咽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唐·作者:杜牧《题齐安城楼》
一泓潋滟复澄明,半日功夫斸小庭。唐·作者:方干《于秀才小池》
势横绿野苍茫外,影落平湖潋滟间。唐·作者:方干《题应天寺上方兼呈谦上人》
万顷涵虚寒潋滟,千寻耸翠秀孱颜。唐·作者:方干《叙龙瑞观胜异寄于尊师》
潋滟清辉吞半郭,萦纡别派入遥村。唐·作者:方干《侯郎中新置西湖》
皇陂潋滟深复深,陂西下马聊登临。唐末·作者:罗隐《皇陂》
臣心净比漪涟水,圣泽深于潋滟杯。唐末·作者:韩偓《锡宴日作》
移得龙泓潋滟寒,月轮初下白云端。唐·作者:陆龟蒙《移石盆》
碧溪潋潋流残阳,晴沙两两眠鸳鸯。唐末·作者:吴融《灵宝县西侧津》
神工旧制泓澄在,天泽时加潋滟寒。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和翁员外题马太傅宅贾相公井》
应思潋滟秋池底,更有归天伴侣来。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观盆池白莲》
春江潋潋清且急,春雨濛濛密复疏。唐末至五代·作者:杨夔《送郑谷》
金井泉秋光潋滟,石坛松古韵萧骚。五代·作者:江为《简寂观》
千钟紫酒荐菖蒲,松岛兰舟潋滟居。五代至宋初·作者:谭用之《江边秋夕》
潋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潋】【巳集上】【水字部】 瀲;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648第28【廣韻】良冉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冉切, 音斂。瀲灩,水溢貌。【木華·海賦】浟湙瀲灩。 又波際也。【潘岳·西征賦】靑蕃蔚乎翠瀲。 又泛也。【郭璞·江賦】或泛瀲于潮波。 又【廣韻】【集韻】【韻會】 力驗切,音殮。義同。 【集韻】或省作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