鉾字的含义
鉾字的解释
鉾
- 五行:
- 康熙笔画:14
- 拼音:máo
- 繁体:鉾
- 笔画:14
- 部首:釒
鉾字寓意
【鉾】鉾 máo 古同“矛”:“弓矢刀鉾。
鉾字解释
【鉾】[①][móu][《集韻》迷浮切,平矦,明。]剑锋。[②][móu]同“鍪1”。头盔。战时以御兵刃。
鉾字诗词来源
【鉾】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魏晋·作者:无名氏《陇上为陈安歌》
十荡十决无当前,战始三交失蛇矛。魏晋·作者:无名氏《陇上为陈安歌》
淬砺戈矛寻石上,沉浮瓜李戏江涯。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四》
主人三十朝大夫,满座森然见矛戟。盛唐·作者:李颀《夏宴张兵曹东堂》
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班超定远侯,史臣书之得已不。盛唐·作者:王昌龄《箜篌引》
丈八蛇矛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盛唐·作者:李白《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 其二》
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拥灵台。盛唐·作者:李白《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胸中豹略张阵云,握内蛇矛挥白雪。唐·作者:皎然《武源行赠丘卿岑》
不能无事习蛇矛,闲就平场学使马。唐·作者:张建封《酬韩校书愈打毬歌》
会稽句践拥长矛,万马鸣蹄扫空垒。唐·作者: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念昔尘埃两相逢,争名龃龉持矛楯。中唐·作者:韩愈《赠崔立之评事》
谁谓今来正耕垦,却销农器作戈矛。唐·作者:张祜《悲纳铁》
曾将心剑作戈矛,一战名场造化愁。唐·作者:章孝标《钱塘赠武翊黄》
足下火出焰连天,狱卒持矛斩两手。唐·作者:敦煌曲子《失调名 和菩萨戒文 其五 五、沽酒戒》
吴生画勇矛戟攒,出变奇势千万端。唐·作者:段成式《游长安诸寺联句 崇仁坊资圣寺 其三 诸画联句》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唐·作者:李商隐《韩碑》
杀尽降兵热血流,一心犹自逞戈矛。唐·作者:汪遵《杜邮馆》
所闻新事即戈矛,欲去终疑是暗投。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谢人寄新诗集》
归和初喜戢戈矛,乍捧乡书感去留。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送刘秀才归桑水宁觐》
上将风戈赏罚明,矛鋋严闭亚夫营。唐末·作者:周昙《前汉门 条侯》
十荡十决无当前,战始三交失蛇矛。魏晋·作者:无名氏《陇上为陈安歌》
淬砺戈矛寻石上,沉浮瓜李戏江涯。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四》
主人三十朝大夫,满座森然见矛戟。盛唐·作者:李颀《夏宴张兵曹东堂》
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班超定远侯,史臣书之得已不。盛唐·作者:王昌龄《箜篌引》
丈八蛇矛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盛唐·作者:李白《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 其二》
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拥灵台。盛唐·作者:李白《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胸中豹略张阵云,握内蛇矛挥白雪。唐·作者:皎然《武源行赠丘卿岑》
不能无事习蛇矛,闲就平场学使马。唐·作者:张建封《酬韩校书愈打毬歌》
会稽句践拥长矛,万马鸣蹄扫空垒。唐·作者: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念昔尘埃两相逢,争名龃龉持矛楯。中唐·作者:韩愈《赠崔立之评事》
谁谓今来正耕垦,却销农器作戈矛。唐·作者:张祜《悲纳铁》
曾将心剑作戈矛,一战名场造化愁。唐·作者:章孝标《钱塘赠武翊黄》
足下火出焰连天,狱卒持矛斩两手。唐·作者:敦煌曲子《失调名 和菩萨戒文 其五 五、沽酒戒》
吴生画勇矛戟攒,出变奇势千万端。唐·作者:段成式《游长安诸寺联句 崇仁坊资圣寺 其三 诸画联句》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唐·作者:李商隐《韩碑》
杀尽降兵热血流,一心犹自逞戈矛。唐·作者:汪遵《杜邮馆》
所闻新事即戈矛,欲去终疑是暗投。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谢人寄新诗集》
归和初喜戢戈矛,乍捧乡书感去留。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送刘秀才归桑水宁觐》
上将风戈赏罚明,矛鋋严闭亚夫营。唐末·作者:周昙《前汉门 条侯》
鉾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鉾】【戌集上】【金字部】 鉾;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303第23【類篇】迷浮切,音謀。【玉篇】劒端也。 又【字林】古文矛字。註詳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