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鑄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22
  • 拼音:zhù
  • 繁体:
  • 笔画:22
  • 部首:

鑄字寓意

【鑄】 zhù 见“铸”。

鑄字解释

【鑄】[①][zhù][《廣韻》之戍切,去遇,章。]“铸1”的繁体字。(1)熔炼金属或以液态非金属材料浇制成器的统称。(2)陶冶,造就(人才)。(3)比喻铭记。(4)锤炼(文辞)。(5)古国名。今山东肥城南有铸乡,即其旧地。

鑄字诗词来源

【鑄】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二》
胡人思念长吁啼。铸作金像法我形。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五》
良工锻鍊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初唐·作者:郭震《古剑篇》
铸鼎开岳造明堂,玉醴由来献寿觞。初唐·作者:李显《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
初谓炼丹仙灶里,还疑铸剑神溪中。盛唐·作者:王泠然《夜光篇》
铜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盛唐·作者:李白《荅杜秀才五松见赠》
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唐·作者:杜甫《蚕谷行》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唐·作者:杜甫《岁晏行》
一朝铸鼎降龙驭,小臣髯绝不得去。中唐·作者:韦应物《温泉行》
千载金盘竟何处,当时铸金恐不固。中唐·作者: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三首 其二》
江南铸器多铸银,罢官无物唯古鼎。中唐·作者:韦应物《信州录事参军常曾古鼎歌》
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中唐·作者:李端《赠郭驸马 其二》
不学铸金思范蠡,乞言犹许上丹墀。中唐·作者:窦常《奉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
入铜入铁铸镜力,鬼神怕惧不能言。唐·作者:杨行真人《还丹歌 其十三》
铸剑本来杀雠人,怀珠本来报国士。唐·作者:樊铸《及第后读书院咏物十首上礼部李侍郎》
忆昔逢君新纳娉,青铜铸出千年镜。唐·作者:长孙佐辅《对镜吟》
倾国美人妖艳远,凿山良冶铸炉深。唐·作者:李绅《若耶溪》
肯向泥中抛折剑,不收重铸作龙泉。唐·作者:白居易《闻李尚书拜相因以长句寄贺微之》
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百鍊镜 辨皇王鉴也》

鑄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鑄】【戌集上】【金字部】 鑄; 康熙笔画:22; 页码:页1324第23〔古文〕 【唐韻】之戍切【集韻】朱戍切, 音注。【說文】銷金成器也。【玉篇】熔鑄也。【左傳·宣三年】鑄鼎象物。【註】象所圖物,著之於鼎。又【昭二十一年】天王將鑄無射。 又國名。【左傳·襄二十三年】臧宣叔娶于鑄。【註】鑄國,濟北蛇丘縣所治。 又地名。【後漢·郡國志】濟北國有鑄鄕城。 又與祝通。【禮·樂記】封帝堯之後于祝。【註】祝,或爲鑄。 又姓。【姓苑】堯後。以國爲氏。 又【字彙補】照秀切,音呪。【淮南子·俶眞訓】今夫冶工之鑄器。【註】鑄,讀作祝。

与鑄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鑄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