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潜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qián
  • 繁体:
  • 笔画:15
  • 部首:

潜字寓意

【潜】 qián 隐在水面下活动:水。泳。坝。行(a.在水面以下行动;b.在外边秘密行动)。 隐藏的,秘密地:藏。伏。遁。逃。力。心。师。在。台词。移默化。 姓。

潜字解释

【潜】[①][qián][《廣韻》昨鹽切,平鹽,從。][《廣韻》慈豔切,去豔,從。]“漸3”的被通假字。亦作“濳1”。亦作“1”。(1)涉水;没水游渡。(2)隐藏;隐蔽。(3)秘密;暗中。(4)暗流。(5)深;沉。(6)深处。(7)测;探测。(8)专一。(9)见“潛潛”。(10)通“糝”、“橬”、“罧”。鱼止息处。(11)水名。汉水支流,即今湖北省江县东南部的芦洑河。(12)水名。嘉陵江支流,即今四川省的渠江。(13)水名。源出安徽省岳西县西北,南流至山县入皖河。(14)春秋时鲁地名。当在今山东省济宁市西南喻屯一带。(15)春秋时楚邑名。在今安徽省霍山县东北。(16)姓。宋有说友。见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说友》。

潜字诗词来源

【潜】委性命兮于芒绳,潜寒慄兮不皇计,泛随流兮殆忘归。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嗟母兄兮永潜藏,想形容兮内摧伤。曹魏·作者:嵇康《思亲诗》
朝日潜辉华灯明。林鹊同栖渚鸿并。南朝宋·作者:谢惠连《燕歌行》
霜雪滞兮潜天阳,浮澌结兮悲海阴。南朝宋·作者:袁淑《咏寒雪诗》
沈潜演贶分三极,广大凝祯总万方。初唐·作者:武则天《唐大飨拜洛乐章 齐和》
此时舜海潜龙跃,此地尧河带马巡。唐·作者:姚崇《奉和圣制龙池篇》
大珠自爱潜不发,希世一见比明月。初唐·作者:宋之问《潜珠篇》
火田畬种无耕犊,阴隙戎潜起宿鸦。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四》
苦时潜德来奋踪,群生渴想心忡忡。初唐·作者:陈元光《云龙》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唐·作者: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甲乙神驱造化图,潜龙知是好铅酥。唐·作者:张果《金虎白龙诗 其十六》
鲛人潜织水底居,侧身上下随游鱼。盛唐·作者:李颀《鲛人歌》
波惊海若潜幽石,龙抱胡髯卧黑泉。盛唐·作者:李颀《杂兴》
帝宅王家大道边,神马潜龙涌圣泉。唐·作者:蔡孚《奉和圣制龙池篇》
龙潜龙见云皆应,天道常然何问哉!唐·作者:王翰《答客问》
圣运潜符瑞玉龙,自兴云雨更无踪。唐·作者:天宝时人《玉龙子诗》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盛唐·作者:王昌龄《九日登高》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盛唐·作者:高适《封丘作》
宅近青山同谢朓,门垂碧柳似陶潜。盛唐·作者:李白《题东溪公幽居》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盛唐·作者:王维《桃源行》

潜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潜】【巳集上】【水字部】 潜;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649第10【字彙】俗潛字。(潛)【唐韻】昨鹽切【集韻】【韻會】【正韻】慈鹽切, 音 。【說文】涉水也。【揚子·方言】潛涵,沉也。又游也。【註】潛行水中,亦曰游。 又藏也。【易·乾卦】陽氣潛藏。 又【爾雅·釋言】潛,深也。【詩·小雅】潛雖伏矣。 又漢水之別名。【爾雅·釋水】水自江出爲沱,漢爲潛。【書·禹貢】沱潛旣道。 又丘名。【爾雅·釋丘】晉有潛丘。 又地名。【春秋·隱二年】公會戎于潛。 又邑名。【史記·楚世家】吳取楚之六潛。 又潛江,縣名。【廣輿記】屬安陸府。 又牛名。【酉陽雜俎】句漏縣大江中有潛牛。 又姓。宋安撫使潛說友。 又【小爾雅】魚之所息謂之潛。【詩·周頌】潛有多魚。【傳】潛,糝也。 又【廣韻】【集韻】 慈艷切,音 。義同。一曰伏流。

与潜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潜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