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遺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9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5
  • 部首:

遺字寓意

【遺】

遺字解释

【遺】[①][yí][《廣韻》以追切,平脂,以。]“遗1”的繁体字。(1)遗失;丢失。(2)遗漏。(3)指失物。(4)指散逸的典籍。(5)缺漏;失误。(6)遗弃;舍弃。(7)遗忘。(8)遗留。(9)剩馀,未尽。(10)指前代遗留的风气、风格等。(11)离开,脱离。参见“世”。(12)堕,落下;下垂。(13)专指死人留下的。(14)指帝王临终遗命。(15)谓排泄大小便或精液。(16)指便溺。(17)废止。[②][wèi][《廣韻》以醉切,去至,以。]“遗2”的繁体字。(1)给予;馈赠。(2)送交。(3)交付。(4)送行。(5)通“匱”。匮乏。(6)通“逶”。参见“2蛇”、“2”。[③][suí][《集韻》旬爲切,平支,邪。]“遗3”的繁体字。通“隨1”。谦虚,顺从。

遺字诗词来源

【遺】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战国楚国·作者:屈原《九歌 其九 山鬼》
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汉·作者:无名氏《建安初荆州童谣》
嗜欲息兮无由生。踔宇宙而遗俗兮眇翩翩而独征。东汉·作者:蔡邕《歌》
上空堂兮廓无依,睹遗物兮心崩摧。曹魏·作者:嵇康《思亲诗》
佳人遗我筒中布,何以赠之流黄素。西晋·作者:张载《拟四愁诗四首 其一》
佳人遗我云中翮,何以赠之连城璧。西晋·作者:张载《拟四愁诗四首 其二》
佳人遗我双角端。何以赠之雕玉环。西晋·作者:张载《拟四愁诗四首 其三》
佳人遗我绿绮琴,何以赠之双南金。西晋·作者:张载《拟四愁诗四首 其四》
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魏晋·作者:无名氏《豫州耆老为祖逖歌》
质如轻云色如银,爱之遗谁赠佳人。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一》
徒飞轻埃舞空帷,粉筐黛器靡复遗。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二》
大羹不和有遗味。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
随风零兮返无期,安得阳华遗所思。南梁·作者:柳恽《芳林篇》
仙查逐源终未极,苏亭遗迹上难迁。西梁·作者:沈君攸《桂楫泛河中》
舍利塔中遗释子,观音崖上礼慈容。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题龟峰山》
君王倘若不见遗,白骨黄金犹可市。初唐·作者:乔知之《羸骏篇》
量弘宇宙无遗壤,令肃风霆欲裂山。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七》
遗贤一一皆羁致,犹欲高深访隐沦。唐·作者:张九龄《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
修成金骨鍊归真,洞锁遗踪不计春。唐·作者:张果《题登真洞》
大道遗留一卷经,自然匹配作仪形。唐·作者:张果《金虎白龙诗 其十五》

遺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遺】【酉集下】【辵字部】 遺;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265第18〔古文〕 【唐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 音夷。【說文】亡也。【易·泰卦】不遐遺。【註】用心弘大,無所遺棄也。【詩·小雅】棄予如遺。【註】言忘去不復存省也。【周禮·秋官·司刺】三曰遺忘。 又【正韻】失也。【前漢·賈誼傳】功不遺矣。【後漢·桓榮傳】慮無遺計。 又【集韻】餘也。【禮·樂記】有遺音者矣。【註】有不盡之音。【屈原·離騷】依彭咸之遺則。【註】遺,餘也。 又留也。【書·大誥】寧王遺我大寶龜。【左傳·昭十九年】古之遺愛也。 又【字彙補】便旋也。【前漢·東方朔傳】小遺殿上。【南史·謝幾卿傳】小遺沾令史。【註】卽俗言小便也。 又【正字通】遺遺,與委蛇通。【戰國策】出遺遺之門。【註】言其路逶迤也。【管子·樞言篇】遺遺乎若有從治。 又姓。魯費宰南遺之後。 又【廣韻】【集韻】【韻會】 以醉切,遺去聲。投贈也,餽也。【周禮·地官·遺人註】以物有所餽遺也。【左傳·隱元年】請以遺之。 又【玉篇】余恚切【正韻】于位切, 音 。又【集韻】徐醉切,音遂。盈之切,音怡。愈水切,音唯。義 同。 又【集韻】【韻會】旬爲切【等韻】似爲切。 與隨同。謙以下人也。【詩·小雅】莫肯下遺。【註】遺,音隨。

与遺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遺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