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磕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5
  • 部首:

磕字寓意

【磕】 kē 碰在硬东西上:头破了。碰碰(喻人和人之间发生的小冲突)。头碰脑。头(亦作“叩头”)。 把东西向较硬处碰使附着物掉下来:打。烟袋锅儿。

磕字解释

【磕】[①][kē][《廣韻》苦盍切,入盍,溪。][《廣韻》苦曷切,入曷,溪。][《廣韻》苦蓋切,去泰,溪。](1)大声。(2)物体下坠声。(3)敲击;碰撞。(4)犹叩头,拜。(5)见“匝”。(6)通“瞌”。参见“睡”。(7)通“嗑”。咬开。(8)见“叉”、“擦”。(9)见“叉”。(10)见“搭”。(11)套;戴;扣上。(12)合并。(13)押;盖。(14)用模子复制。(15)凸出。(16)倾侧倒下。(17)见“巴”。

磕字诗词来源

【磕】君不见巫山磕匝翠屏开,湘江碧水绕山来。初唐·作者:阎立本《巫山高》
苔黏月眼风挑剔,尘结云头雨磕敲。唐·作者:姚合《天竺寺殿前立石》
云缠风束乱敲磕,黄帝未胜蚩尤强。唐·作者:杜牧《大雨行》
敌磕便须大哮吼,莫作野犴狐兔儿。五代末·作者:法觐《宗风颂》
玲珑色淡松根月,敲磕声清竹罅风。后周·作者:释延寿《山居诗 其六十八》
奔霆击电恣轰磕,素车白马交横驰。北宋·作者:刘攽《和章都官洞庭诗》
聚头磕额方外人,担肩抱蟾骨法新。北宋·作者:米芾《弈棋图歌》
披衣欲兴还就枕,?磕崩腾喧两耳。宋·作者:吕本中《阳山大雹》
大声吹地恣淙淙,馀响振天轰磕磕。宋·作者:刘才邵《陪同舍登望越亭观潮》
而今何处不逢渠,鼻孔累垂相撞磕。北宋·作者:释正觉《与初禅人》
处处鼻头相撞磕,唯心境界你谩谁。北宋·作者:释正觉《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 其六 弥勒菩萨章》
硙磨碓捣从来事,磕破浑仑总不妨。宋·作者:释慧远《示干水碓化士》
从前学解皆忘却,撞头磕脑愈心粗。南宋·作者:释印肃《学无学颂一十五首 其五》
襟吴控越莽无幅,银涛漂磕青山蹙。宋·作者:顾禧《震泽行》
磕山烟薄秋容瘦,槐衮帘疏晚照红。南宋·作者:陈造《九日留交代》
齿牙砰磕摇风霜,秦汉魏晋周隋唐。南宋·作者:王质《寄题陆务观渔隐》
飞琼砰磕波文粗,卓玉棱嶒山骨癯。南宋·作者:王质《送施丙卿》
若是丈夫真意气,任君敲磕振风光。南宋·作者:释道冲《偈颂五十一首 其四十一》
秋风慄憀宋玉宅,湍波磕涌三闾祠。南宋·作者:程公许《为建平詹使君赋山泉》

磕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磕】【午集下】【石字部】 磕;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835第05【廣韻】苦蓋切【集韻】【韻會】【正韻】丘蓋切, 音嘅。【正字通】兩石相擊聲。別作礚。 又【集韻】克盍切,音榼。石聲。 又叶去例切,音器。【揚雄·甘泉賦】登長平兮雷鼓磕,天聲起兮勇士厲。叶下沛世。

与磕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磕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