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匿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匿字寓意

【匿】 nì 隐藏,躲藏:隐。藏名。销声迹。

匿字解释

【匿】[①][nì][《廣韻》女力切,入職,泥。](1)隐藏;隐瞒。(2)逃亡。(3)虚假。[②][tè][《集韻》惕得切,入德,透。]“慝1”的古字。(1)邪恶。(2)差错,差误。

匿字诗词来源

【匿】日匿影兮天微阴。经迥路兮造北林。曹魏·作者:曹植《离友诗三首 其三》
逃蜂匿蝶踏地来,抛却斋糜一瓷碗。中唐·作者:孟郊《济源寒食 其二》
马哭青山别车匿,鹊飞螺髻见罗睺。中唐·作者:元稹《卢头陀诗》
黄羊车匿圈东西。不那千人自心有。唐·作者:敦煌曲子《十二时 其二 圣教佛本行赞十二首》
我今愧恧拙为神,且向山中深避匿。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秦妇吟》
新人藏匿旧人起,白昼喧呼骇邻里。唐末·作者:司空图《冯燕歌》
十二年来匿父丧,三年之罪遣谁当。唐末至五代·作者:归处讷《咏石校书》
息业怡神道最孤,藏名匿迹合良图。后周·作者:释延寿《山居诗 其三十七》
遁迹无图匿姓名,万重山后葺茅亭。后周·作者:释延寿《山居诗 其四十》
赏新匿旧世情好,射杀逢蒙亦可嗟。北宋·作者:梅尧臣《赋石昌言家五题 其四 怀素草书》
二苏遗笔匿仙扃,贤宰来求为发明。北宋·作者:韩琦《扶沟宰周源来求二苏兄弟留题于白鹤观诗》
且纵高吟赏真艳,侍姝羞匿不须招。北宋·作者:韩琦《北第再赏芍药》
太阳烜赫耀天衢,氛妖接变匿尘垢。北宋·作者:邵雍《代书谢王胜之学士寄莱石茶酒器》
窜匿不暇相告谕,酒倾肉落杂秽污。北宋·作者:文同《蒲生钟馗》
近方抆拭出泥涂,稍学和光匿锋锐。北宋·作者:司马光《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局偶书》
遗编逸藁尚多有,但恐灵物随变匿。北宋·作者:刘敞《续杨十七挽苏子美诗》
至言一出众辄惊,上智闭匿不敢成。北宋·作者:王安石《彼狂》
我爱安世真朴忠,匿名远世归至公。北宋·作者:徐积《和杨掾月蚀篇》
闻公姓字摧胆肝,穹庐部落匿可汗。北宋·作者:徐积《赠王观文》
洪涛汹涌□鼎沸,蛟蜃伏匿鱼龙惊。北宋·作者:蒋之奇《望海歌》

匿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匿】【子集下】【匸字部】 匿;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55第12【唐韻】【正韻】女力切【集韻】【韻會】昵力切, 音 。【說文】亡也。从匸,若聲。【爾雅·釋詁】匿,微也。【註】微謂逃藏也。【廣韻】藏也,亡也,隱也。【史記·留侯世家】良更名姓,亡匿下邳。【曹參傳】見人有細過,專務揜匿覆蓋之。【灌夫傳】廼匿其家。【註】師古曰:匿,避也。又【玉篇】隂姦也。又【前漢·蘇武傳】賜武服匿。【註】孟康曰:服匿如甖,小口大腹方底,用受酒酪。又【集韻】惕得切,音忒。朔而見月東方,曰側匿。

与匿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匿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