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字的含义
倪字的解释
倪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0
- 拼音:ní
- 繁体:倪
- 笔画:10
- 部首:亻
倪字寓意
【倪】倪 ní 端,边际:端倪(头绪)。 弱小,小孩:旄倪(“旄”,年老,八九十岁的年纪。“旄倪”,即老幼)。 分际:天倪(自然之分际)。 傲慢:“力罢,则不能毋堕倪”。 姓。
倪字解释
【倪】[①][ní][《廣韻》五稽切,平齊,疑。]亦作“淣1”。(1)幼儿。(2)微始,分际。(3)引申为区分。(4)端;涯际;边际。(5)引申为事端、事由。(6)方言。第一人称代词,我,我们。(7)通“齯”。参见“倪齒”。(8)姓。[②][nì][《集韻》研計切,去霽,疑。]通“睨1”。亦作“1”。(1)侧目斜视。(2)引申指邪,倾侧。(3)见“俾2倪”。
倪字诗词来源
【倪】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绿柳莺乱啼。唐·作者:岑参《西亭子送李司马》
碧海沧江深且广,目尽天倪安得往。唐·作者:钱起《病鹤篇》
九仙傲倪折五芝,翠凤白麟回异道。唐·作者:顾况《曲龙山歌 其一》
中途水沸瓶渍瀹,旄倪迎迓皆惊愕。中唐·作者:刘禹锡《龙门祷雨歌》
李杜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唐·作者:李商隐《漫成五章 其二》
恍惚无倪明又暗,低迷不已断还连。唐·作者:李商隐《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
几度枕肱人迹外,半窗松雪论天倪。北宋·作者:林逋《寄太白李山人》
端倪欲报怀人恨,滴尽瑶蟾尚有馀。北宋·作者:宋祁《喜得当涂叶学士手笔》
晴缸红花久未落,耿耿秋思饶端倪。北宋·作者:宋祁《夜分不寐二首 其一》
老病归休得桶栖,吾庐萧洒乐天倪。北宋·作者:韩维《闲房书事示五弟及诸侄等献肃公》
势利拘牵无已时,超然真乐绝端倪。北宋·作者:韩维《次韵》
翰墨一时称妙绝,尘埃数字尚端倪。北宋·作者:刘敞《永叔附寄滁州庶子泉李监题十二字》
君能食饮和天倪,馀事无可付庄叟。北宋·作者:刘敞《依韵和永叔即席送择之出守陜府》
流水至今堪怅望,问津从古失端倪。北宋·作者:刘敞《桃源》
流光易失动壮士,斗酒相劳和天倪。北宋·作者:刘敞《樱桃花开留徐二饮》
后贤虽欲究端倪,竟亦无由革颓弊。北宋·作者:苏颂《和诸君观画鬼拔河》
至细不必陋蛮触,倪大恶用惊鹏鲲。北宋·作者:苏颂《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无香火对之歆然起怀古之思因抒长句一千四百字题于台上》
安时处顺任天倪,抱德炀和遗世喧。北宋·作者:苏颂《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无香火对之歆然起怀古之思因抒长句一千四百字题于台上》
关外寻君信马蹄,漫成诗句任天倪。北宋·作者:王安石《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
大笔驱驰争化匠,纤机摆落得天倪。北宋·作者:强至《献知府张少卿》
碧海沧江深且广,目尽天倪安得往。唐·作者:钱起《病鹤篇》
九仙傲倪折五芝,翠凤白麟回异道。唐·作者:顾况《曲龙山歌 其一》
中途水沸瓶渍瀹,旄倪迎迓皆惊愕。中唐·作者:刘禹锡《龙门祷雨歌》
李杜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唐·作者:李商隐《漫成五章 其二》
恍惚无倪明又暗,低迷不已断还连。唐·作者:李商隐《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
几度枕肱人迹外,半窗松雪论天倪。北宋·作者:林逋《寄太白李山人》
端倪欲报怀人恨,滴尽瑶蟾尚有馀。北宋·作者:宋祁《喜得当涂叶学士手笔》
晴缸红花久未落,耿耿秋思饶端倪。北宋·作者:宋祁《夜分不寐二首 其一》
老病归休得桶栖,吾庐萧洒乐天倪。北宋·作者:韩维《闲房书事示五弟及诸侄等献肃公》
势利拘牵无已时,超然真乐绝端倪。北宋·作者:韩维《次韵》
翰墨一时称妙绝,尘埃数字尚端倪。北宋·作者:刘敞《永叔附寄滁州庶子泉李监题十二字》
君能食饮和天倪,馀事无可付庄叟。北宋·作者:刘敞《依韵和永叔即席送择之出守陜府》
流水至今堪怅望,问津从古失端倪。北宋·作者:刘敞《桃源》
流光易失动壮士,斗酒相劳和天倪。北宋·作者:刘敞《樱桃花开留徐二饮》
后贤虽欲究端倪,竟亦无由革颓弊。北宋·作者:苏颂《和诸君观画鬼拔河》
至细不必陋蛮触,倪大恶用惊鹏鲲。北宋·作者:苏颂《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无香火对之歆然起怀古之思因抒长句一千四百字题于台上》
安时处顺任天倪,抱德炀和遗世喧。北宋·作者:苏颂《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无香火对之歆然起怀古之思因抒长句一千四百字题于台上》
关外寻君信马蹄,漫成诗句任天倪。北宋·作者:王安石《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
大笔驱驰争化匠,纤机摆落得天倪。北宋·作者:强至《献知府张少卿》
倪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倪】【子集中】【人字部】 倪;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09第02【集韻】【韻會】 硏奚切,音霓。【說文】俾益也。 又弱小之稱。【孟子】反其旄倪。 又分也,際也,極際之謂也。【莊子·齊物論】和之以天倪。又【秋水篇】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內。惡至而倪貴賤,惡至而倪小大。 又端也。【韓愈·南海廟 】乾端坤倪,軒豁呈露。 又姓。漢倪寬。【史記】作兒寬。兒倪古通用。 又【集韻】【韻會】 宜加切,音崖。水滸也。【莊子·大宗師】反覆終始,不知端倪。【註】端,山巓。倪,水滸。 又【集韻】與睨同。【莊子·馬蹄篇】加之以衡軶,齊之以月題,而馬知介倪。馬之知而能至盜者,伯樂之罪也。【註】介音戛介,倪猶睥睨。俾倪,僻倪 同。又【爾雅·釋魚】龜左倪不類,右倪不若。【疏】倪,庳也,不發聲也。左倪不類者,謂行時頭左邊庳下者名類,周禮,西龜曰靁屬是也。右倪不若者,謂行時頭右邊庳下者名若,周禮,北龜曰若屬是也。賈公彥說,周禮以倪爲睥睨,則左倪右倪是左顧右顧也。互見前俾字註。 又【集韻】與臲同。【易·困卦】困于臲卼。【古文易】作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