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字的含义
昵字的解释
昵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9
- 拼音:nì
- 繁体:昵
- 笔画:9
- 部首:日
昵字寓意
【昵】昵 nì 亲近:昵爱。亲昵。昵比(亲近勾结)。昵称(表示亲近的称呼)。
昵字解释
【昵】[①][nì][《廣韻》尼質切,入質,娘。]同“暱1”。亦作“妮2”。(1)亲近;亲昵。(2)指亲宠;亲戚。(3)近,距离近。参见“昵道”。(4)沉溺;贪恋。[②][nǐ][《集韻》乃禮切,上薺,泥。]通“禰1”。父庙。[③][zhì][《集韻》質力切,入職,章。]通“1”。脂膏。引申为黏,胶合。
昵字诗词来源
【昵】有时昵语话如今。北宋·作者:贺铸《思越人/朝天子 其二》
响泉韵磬应自携,昵昵莫为儿女语。宋·作者:王庭圭《方外庵听惠端弹琴明日赴李似矩尚书招》
青青可藉草忘忧,昵昵如闻花解语。宋·作者:孙觌《何利见新居四咏 其二 停云阁》
肯听儿女昵昵语,秋虫悲笑徒啾啁。北宋末·作者:周紫芝《次韵季常叠前作见寄》
不信人言竹胜丝,昵昵朱弦将手语。宋·作者:刘才邵《赠吾彦逸》
市酒盈樽且狂饮,儿曹昵昵不须闻。宋·作者:邓肃《谢吴少綝和》
蕴奇处士未王命,好事儒流昵德风。宋·作者:苏籀《潘令度求厥弟令表挽章一首》
伏波不屑儿女昵,马革自诡排羌夷。宋·作者:苏籀《饮东窗一首》
时有田翁来昵饮,嗟无太乙照青藜。宋·作者:张嵲《山中校书时有田父携酒见访》
已轻魏帝昵蒲桃,肯许唐贤魁绿李。宋·作者:刘子翚《行夫寄黄山榧子有诗因同来韵》
荀息捐躯为私昵,也胜贼子与奸臣。南宋·作者:王十朋《咏史诗 其一百一 荀息》
锦绷只拟情方昵,绣袜那知祸已成。南宋·作者:石才孺《青阳驿 其二》
逆孺殿岩辞特荐,昵交戚畹绝私书。宋·作者:朱黼《挽陈有功》
俗物茫茫奈我何,儿女昵昵不用呵。南宋·作者:杨万里《题清江胡民瞻忍堂》
响泉韵磬应自携,昵昵莫为儿女语。宋·作者:王庭圭《方外庵听惠端弹琴明日赴李似矩尚书招》
青青可藉草忘忧,昵昵如闻花解语。宋·作者:孙觌《何利见新居四咏 其二 停云阁》
肯听儿女昵昵语,秋虫悲笑徒啾啁。北宋末·作者:周紫芝《次韵季常叠前作见寄》
不信人言竹胜丝,昵昵朱弦将手语。宋·作者:刘才邵《赠吾彦逸》
市酒盈樽且狂饮,儿曹昵昵不须闻。宋·作者:邓肃《谢吴少綝和》
蕴奇处士未王命,好事儒流昵德风。宋·作者:苏籀《潘令度求厥弟令表挽章一首》
伏波不屑儿女昵,马革自诡排羌夷。宋·作者:苏籀《饮东窗一首》
时有田翁来昵饮,嗟无太乙照青藜。宋·作者:张嵲《山中校书时有田父携酒见访》
已轻魏帝昵蒲桃,肯许唐贤魁绿李。宋·作者:刘子翚《行夫寄黄山榧子有诗因同来韵》
荀息捐躯为私昵,也胜贼子与奸臣。南宋·作者:王十朋《咏史诗 其一百一 荀息》
锦绷只拟情方昵,绣袜那知祸已成。南宋·作者:石才孺《青阳驿 其二》
逆孺殿岩辞特荐,昵交戚畹绝私书。宋·作者:朱黼《挽陈有功》
俗物茫茫奈我何,儿女昵昵不用呵。南宋·作者:杨万里《题清江胡民瞻忍堂》
昵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昵】【辰集上】【日字部】 昵; 康熙笔画:9; 页码:页494第07【唐韻】【集韻】【韻會】 尼質切,音匿。【說文】暱或从尼。【書·說命】官不及私昵。【傳】昵,近也。又【泰誓】昵比罪人。【疏】昵,親近也。 又【集韻】入質切,音日。義同。 又乃禮切,音禰。【書·高宗肜日】典祀無豐于昵。【釋文】昵,考也,謂禰廟也。 又【集韻】【韻會】 質力切,音職。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凡昵之類不能方。【音義】昵,又音職。【註】鄭司農云:謂膠善戾,故書昵。或作樴。杜子春云:樴讀爲不義不昵之昵。或爲 。 ,黏也。 又【韻補】叶尼結切。【殷臣·奇布賦】燎無爍而不焦,在兹林而獨昵。火焚木而不枯,木吐火而無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