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禹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9
  • 拼音: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禹字寓意

【禹】 yǔ 传说中国夏代的第一个君主,他曾经治过洪水:域(指中国的疆域)。 姓。

禹字解释

【禹】[①][yǔ][《廣韻》王矩切,上麌,云。](1)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姒姓,名文命,鲧之子。又称大、夏、戎。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命治理洪水,领导人民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发展农业。据传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不入。后被选为舜的继承人,舜死后即位,建立夏代。后世视为圣王。其事迹详见《书》之《舜典》、《大谟》、《皋陶谟》、《益稷》、《贡》等篇。(2)疏行貌;行缓貌。(3)指步。(4)姓。金代有显。见《金史·忠义传三·显》。

禹字诗词来源

【禹】乃造洞庭窃禹书。先秦·作者:无名氏《童谣》
钦哉昊天德不隆。承命任禹写中宫。汉·作者:无名氏《神人畅》
增陊峭兮甚䧢陁,鲧莫涉兮禹不窥。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汤则救旱而忧勤,禹则正冠而无暇。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七》
瑞液含滋登禹膳,飞流荐响入虞弦。唐·作者:于季子《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物睹之圣为何人,羲农尧舜禹汤文。初唐·作者:陈元光《圣作物睹》
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盛唐·作者: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鍊师院三首 其一》
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唐·作者:杜甫《诸将五首 其三》
峣关险路今虚远,禹凿寒江正稳流。唐·作者: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其一》
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信今何如。唐·作者: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且如歌笑日挥金,应笑禹汤能罪己。唐·作者:钱起《秋霖曲》
赠君金珰太霄之玉佩,金锁禹步之流珠。唐·作者:顾况《金珰玉佩歌》
宛委山里禹馀粮,石中黄子黄金屑。唐·作者:顾况《剡纸歌》
汉相见王陵,扬州事张禹。唐·作者:韩翃《送万巨》
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飞沙。中唐·作者:张继《会稽郡楼雪霁》
九曲半应非禹迹,三山何处是仙洲。中唐·作者:张继《秋日道中》
更送乘轺归上国,应怜贡禹未成名。中唐·作者:卢纶《冬夜赠别友人》
大禹未生门未凿,可能天下总无龙。唐·作者:张仲谋《题搔口》
我今得此以代耕,如探禹穴披峥嵘。唐·作者:庄南杰《寄郑碏迭石砚歌》
栖迟未遇常鋾荐,邂逅宁弹贡禹冠。唐·作者:牟融《有感二首 其二》

禹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禹】【午集下】【禸字部】 禹; 康熙笔画:9; 页码:页848第02〔古文〕 【唐韻】【集韻】【韻會】 王矩切,音羽。夏王號。【顏師古·曰】禹湯皆字,三王去唐之文,從高古之質,故夏商之王皆以名爲號。 又姓。【王憎孺·百家譜】蘭陵蕭道游娶禹氏。 又諡法。【史記·裴註】受禪成功曰禹。【書疏】淵源流通曰禹。 又【玉篇】舒也。 又【說文】蟲也。

与禹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禹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