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砰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0
  • 拼音:pēng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砰字寓意

【砰】 pēng 象声词,形容撞击或重物落地的声音:地一声,一块陨石坠落在地。

砰字解释

【砰】[①][pēng][《廣韻》普耕切,平耕,滂。](1)象声词。多用以形容狂风暴雨、疾雷、流水及器物坠落、碰撞、爆裂等巨大声响。也用来形容鼓声、枪声、车马声、音乐声等。(2)发出大声。(3)碰撞;撞击。(4)打破;毁坏。

砰字诗词来源

【砰】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傍投壶多玉女。盛唐·作者:李白《梁甫吟》
地盘山鸡犹可像,坎坎砰砰随手长。唐·作者:顾况《丘小府小鼓歌》
声若雷砰目流电,醉舞翻环身眩转。中唐·作者:元稹《有酒十章 其七》
飞湍瀑流泻云岑,砰激百两雷车音。北宋·作者:蒋之奇《续武溪深》
万里炎洲政郁蒸,阿香搥鼓忽砰轰。宋·作者:邓肃《喜雨二章 其一》
夜起火光迷凤阙,钲鼓砰轰地欲裂。宋·作者:邓肃《靖康迎驾行》
砰轰一声惊倒人,雨势更挽银河倾。宋·作者:邓肃《霹雳松》
高堂砰轰倒四壁,万瓦飞空如转石。宋·作者:邓肃《雹》
天风吹上南斗边,砰然堕在快阁前。南宋·作者:杨万里《题彭孝求碧云飞观》
砰轰打到栏干前,天跳地踔乾坤颠。南宋·作者:杨万里《寄题安福刘道协涌翠楼》
齿牙砰磕摇风霜,秦汉魏晋周隋唐。南宋·作者:王质《寄题陆务观渔隐》
飞琼砰磕波文粗,卓玉棱嶒山骨癯。南宋·作者:王质《送施丙卿》
曩时山东之罘石,磅砰入海无津涯。南宋·作者:梁安世《秦碑一纸并古诗呈王梅溪太守》
快马万蹄迸突而凭凌,灵鼍百面澒洞而砯砰。南宋·作者:王炎《大水行》
水竭欲飞仍小住,砰轰欲跨阿香车。南宋·作者:释居简《石如虹至水际余名之曰渴霓》
群鱼拨剌惯砰磕,跃水欲作龙腾梭。南宋·作者:赵希逢《和平政桥》
胡为砰訇震天鼓,四日四夜声不绝。宋·作者:高斯得《记二首儿四日雷二异》
银河底穿不可塞,一泻砰砰下空碧。宋·作者:程鸣凤《杨历岩》

砰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砰】【午集下】【石字部】 砰;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829第18〔古文〕 【廣韻】普耕切。【集韻】【韻會】【正韻】披耕切, 音怦。石聲。【司馬相如·上林賦】砰磅訇礚。 又【廣韻】砰礚,如雷之聲。【列子·湯問篇】砰然聞之如雷。【前漢·禮樂志】休嘉砰隱。【註】砰隱,盛也。 又【五音集韻】蒲逬切,音輧。石落聲。

与砰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砰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