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捉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zhuō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捉字寓意

【捉】 zhuō 抓,逮:拿。奸。贼。弄。捕。捕风影。 握:笔。刀(代人作文)。襟见肘。

捉字解释

【捉】[①][zhuō][《廣韻》側角切,入覺,莊。](1)握;持。(2)擒拿;追捕。(3)捡;拾取。(4)把握;摸。(5)守;镇守。(6)操持,撑。(7)掌管。(8)趁,乘。(9)同“促”。迫促;靠近。(10)聘,文定。(11)方言。采摘。(12)介词。犹把、将。

捉字诗词来源

【捉】手捉锡杖惊地虫。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三》
捉得玄珠令换骨,形超碧落驾金鸾。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二十》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唐·作者:杜甫《岁晏行》
天外常求太白老,金陵捉得酒仙人。盛唐·作者:崔成甫《赠李十二白》
还如捉贼须见赃,不怕贼理深处藏。中唐·作者:大义《坐禅铭》
有智捉获刹那顷,无智经年不见影。中唐·作者:大义《坐禅铭》
爱捉狂夫问闲事,不知歌舞用黄金。中唐·作者:卢纶《古艳诗 其二》
若遇神仙亲指诀,捉住北斗周天轮。唐·作者:钟离权《破迷正道歌》
掀翻宇宙飞白雪,倒捉乾坤不夜春。唐·作者:钟离权《破迷正道歌》
捉月走入千丈波,忠谏便沉汨罗底。中唐·作者:韩愈《题杜工部坟》
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唐·作者:白居易《前有别杨柳枝绝句梦得继和云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又复戏答》
鸳鸯怕捉竟难亲,鹦鹉虽笼不著人。唐·作者:白居易《家园三绝 其三》
昼牧牛羊夜捉生,长去新城百里外。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城盐州 美圣谟而诮边将也》
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中唐·作者:元稹《杂忆五首 其三》
但逢赪面即捉来,半是边人半戎羯。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一 缚戎人》
年年但捉两三人,精卫衔芦塞溟渤。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一 缚戎人》
爪利如锋眼似铃,平原捉兔称高情。中唐·作者:薛涛《十离诗 鹰离鞲》
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唐·作者:敦煌曲子《鹊踏枝 征夫早归》
马困时时索鞍揭,人乏往往捉树攀。唐·作者:敦煌曲子《水调辞无谷还逢谷》
一心拟捉张子房。人死为名复为利。唐·作者:敦煌曲子《十二时 其六 咏史十二首》

捉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捉】【卯集中】【手字部】 捉;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433第12【唐韻】【集韻】【韻會】 側角切,莊入聲。【說文】搤也。一曰握也。【廣韻】捉搦也。【前漢·王褒傳】周公躬吐捉之勞。【註】一飯三吐飡,一沐三捉髮。【蜀志·趙雲傳註】先主捉手而別。 又【增韻】捕也。【釋名】促也。使相促及也。 又【唐書·兵志】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

与捉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捉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