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蛄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蛄字寓意

【蛄】 gū 〔蝼〕见“ 〔蟪〕见“ 蝼”。蟪”。

蛄字解释

【蛄】[①][gū][《廣韻》古胡切,平模,見。](1)蝼。(2)见“蟪”。(3)见“”。[②][gǔ]见“蝲蝲”。

蛄字诗词来源

【蛄】啼蛄吊月钩栏下,屈膝铜铺锁阿甄。中唐·作者:李贺《宫娃歌》
蓼穗菱丛思蟪蛄,水萤江鸟满烟蒲。唐·作者:温庭筠《元处士池上》
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唐·作者:杜牧《过魏文贞公宅》
蟪蛄切切风骚骚,芙蓉喷香蟾蜍高。五代·作者:贯休《夜夜曲》
独坐小桥幽兴满,蟪蛄声在柳梢鸣。唐·作者:吕从庆《阅田禾》
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五代·作者:毛文锡《浣溪沙》
上士半同猿鹤老,病身犹与蟪蛄存。北宋·作者:刘筠《天禧戊午岁立夏奉祀太一宫斋宿有感》
秋风忽来鸣蟪蛄,豆叶半黄陂水枯。北宋·作者:梅尧臣《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 其一》
目送家山无几许,千年空想蟪蛄声。北宋·作者:王安石《将次镇南》
芳心未饱两蛱蝶,寒意知鸣几蟪蛄。北宋·作者:苏轼《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秋归南浦蟪蛄鸣,霜落横湖沙水清。北宋·作者: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其七 蓼屿》
城市不识江湖幽,如与蟪蛄语春秋。北宋·作者:苏轼《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 其二》
近湿篱根歌蟪蛄,向明屋角网蜘蛛。北宋·作者:贺铸《题海陵寓舍四首 其二》
风条不动柱础湿,初夜深砌吟蝼蛄。北宋·作者:晁补之《夏夜雨意》
多闻内殖每瞻乌,枉把春秋问蟪蛄。宋·作者:苏籀《娱老一首》
乾坤未死吾尚在,肯与蟪蛄论大年。宋·作者:狄遵度《佳城篇》
去日春江白芷生,再来秋野蟪蛄鸣。南宋·作者:赵蕃《书怀二首 其二》
生长西江帝子州,蟪蛄强欲语春秋。南宋·作者:徐鹿卿《酬张录南老 其二》
鴳鸠岂较物和我,蟪蛄何知春与秋。南宋·作者:吴潜《出郊用劭农韵三首 其二》
寒梢萧索风振林,蟪蛄切切语欲噤。南宋·作者:罗与之《寄远词》

蛄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蛄】【申集中】【虫字部】 蛄;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080第16【唐韻】古胡切【韻會】【正韻】攻乎切, 音孤。【說文】螻蛄也。【揚子·方言】螻螲謂之螻蛄。【本草】一名天螻,一名仙蛄。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雄者善鳴而飛,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飛翔,吸風食土,喜就燈光。【爾雅疏】鼫鼠,蔡邕以爲螻蛄。 又【玉篇】蟪蛄也。【揚子·方言】蛥蚗,楚謂之蟪蛄。【莊子·逍遙遊】蟪蛄不知春秋。【註】春生者夏死,夏生者秋死,故不知春秋。 又【揚子·方言】蛄 謂之强 。

与蛄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蛄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