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脚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jiǎo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脚字寓意

【脚】 jiǎo 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心。掌。背。跟。步。印。法(指踢球、踢毽等的技巧)。镣。踏实地(形容做事实事求是,不浮夸)。 最下部:注。山。墙。 剩下的废料,渣滓:下料。 〔本〕表演戏剧或拍摄影视所依据的底本。 旧时指与体力搬运有关的:夫。行(h俷g )。钱。拉

脚字解释

【脚】[①][jiǎo][《廣韻》居勺切,入藥,見。]亦作“腳1”。亦作“踋1”。(1)人与动物腿的下端,接触地面、支持身体和行走的部分。(2)步;奔走;践踏。(3)担任传递、运输的人及牲口。亦指搬运费。(4)谓拖住一。(5)器具的支撑;东西的下端。(6)指植物的微根。(7)指物象的底部或尾部。(8)指细密丛集的痕迹。(9)残渣;剩尾。(10)帮手。(11)量词。用于动物的腿。(12)量词。用于踢的次数。[②][jué]亦作“腳2”。(1)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如京剧的生、旦、净、丑。(2)角色。戏剧、电影中演员扮演的人物。

脚字诗词来源

【脚】震旦虽阔无别路,要假侄孙脚下行。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四》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南北朝·作者:无名氏《杨白花》
飘风忽起团团旋,倒地还如著脚䭔。初唐·作者:邵景《嘲韦铿》
头上虽然有两角,腹下从来欠一脚。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二 北方七宿》
天庾四星仓东脚,娄上十一将军侯。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二 西方七宿》
天关一星车脚边,参旗九个参车间。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五 西方七宿》
旗下直建九斿连,斿下十三乌天园,九斿天园参脚边。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五 西方七宿》
故人情义晚谁似,令我手脚轻欲漩。唐·作者:杜甫《病后遇王倚饮赠歌》
头上锐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唐·作者:杜甫《李鄠县丈人胡马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唐·作者: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其一》
庞眉皓首无住著,偏袒右肩露双脚。唐·作者:杜甫《戏为双松图歌》
床床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唐·作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唐·作者: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蹋层冰。唐·作者:杜甫《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五侯贵门脚不到,数亩山田身自耕。唐·作者: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蛟龙稽颡河伯虔,拓羯胡雏脚手鲜。唐·作者:顾况《露青竹杖歌》
江村小儿好誇骋,脚踏牛头上牛领。唐·作者:顾况《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头上打鼓不闻时,手蹉脚跌蜘蛛丝。唐·作者:顾况《险竿歌》
若使曲直无颠倒,脚踏莲花步步生。唐·作者:杨旬《呈史君(名岩) 其二》
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没脚走芳埃。中唐·作者:孟郊《济源寒食 其三》

脚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脚】【未集下】【肉字部】 脚;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983第01【廣韻】居勺切【集韻】訖約切, 音蹻。【說文】脛也。【釋名】脚,却也。以其坐時却在後也。【詩·小雅·旣微且尰釋文】尰,脚脛也。【山海經】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髮。一曰長脚。(腳)【唐韻】居勺切【集韻】【韻會】訖約切, 音蹻。【說文】脛也。或作脚。【釋名】却也。以其坐時卻在後也。【荀子·正論篇】詈侮捽搏,捶笞臏腳。 又以足蹂物曰腳。【司馬相如·子虛賦】射麋腳麟。【註】郭璞曰:腳掎足。【文選·李善註】腳,謂持其麟也。

与脚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脚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