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膻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9
  • 拼音:shān
  • 繁体:
  • 笔画:17
  • 部首:

膻字寓意

【膻】 shān 像羊肉的气味:气。味。腥 dàn 袒露。 胸中:中(a.中医指胸腔中央,心包所在处;b.针炙穴位名,位于前胸部正中)。

膻字解释

【膻】[①][shān][《集韻》尸連切,平仙,書。]同“羶1”。像羊肉的气味。亦泛指臊气。[②][dàn][《廣韻》徒旱切,上旱,定。](1)袒露。(2)见“2中”。

膻字诗词来源

【膻】用拂腥膻和九谷。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一》
鳞介腥膻素不食,终日忍饥西复东。唐·作者:杜甫《白凫行》
道场斋戒今初服,人事荤膻已觉非。中唐·作者:韦应物《紫阁东林居士叔缄赐松英丸捧对忻喜盖非尘侣之所当服辄献诗代启》
霜鹯野鹞得残肉,同啄膻腥不肯逐。中唐·作者:韦应物《鸢夺巢》
茫茫尘累愧腥膻,强把蜉蝣望列仙。中唐·作者:李程《赠毛仙翁》
戎羯腥膻岂是人,豺狼喜怒难姑息。唐·作者:刘商《琴曲歌辞 胡笳十八拍 其二 第二拍》
狐襟貉袖腥复膻,昼披行兮夜披卧。唐·作者:刘商《琴曲歌辞 胡笳十八拍 其五 第五拍》
恨凌辱兮恶腥膻,憎胡地兮怨胡天。唐·作者:刘商《琴曲歌辞 胡笳十八拍 其十 第十拍》
阴森鬼庙当邮亭,鸡豚日宰闻膻腥。唐·作者:李绅《过荆门》
膻腻断来无气力,风痰恼得少心情。唐·作者:白居易《病中早春》
膻腻筵中唯饮酒,歌钟会处独思山。唐·作者:白居易《题石山人》
更有与君相似处,饥来一种啄腥膻。唐·作者:白居易《池鹤八绝句 鸢赠鹤》
可怜鸦鹊慕腥膻,犹向巢边竞纷泊。中唐·作者:元稹《有鸟二十章 其十二》
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五 法曲》
河上月沉鸿雁起,碛中风度犬羊膻。唐·作者:顾非熊《出塞即事二首 其一》
心惊恐怕牛羊吼,头痛生憎乳酪膻。唐·作者:佚名《王昭君变文 其三》
饮凡酒,食膻腥,补养元和冲更盈。中唐·作者:吕岩《?头坯歌》
戎虏乞降归惠化,皇威渐被慑腥膻。唐·作者:魏扶《和白敏中圣德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
人烦马殆禽兽尽,百里腥膻禾黍稀。唐·作者:郑嵎《津阳门诗》
人心未肯抛膻蚁,弟子依前学聚萤。唐·作者:裴铏《题文翁石室》

膻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膻】【未集下】【肉字部】 膻;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995第19【唐韻】徒旱切【集韻】蕩旱切, 音袒。【說文】肉膻也。从肉亶聲。詩膻裼暴虎。◎按詩鄭風,今作襢。【集韻】或省作胆。 又【集韻】【正韻】 尸連切,音羶。【說文】羊臭也。本作羴。或作羶 。【列子·周穆王篇】王之嬪御,膻惡而不可親。 又【正字通】音誕。素問,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王冰曰:在胷中兩乳閒。朱肱曰:心之下有鬲膜,與脊脅周回相著,遮蔽濁氣,所謂膻中也。

与膻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膻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