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績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7
  • 部首:

績字寓意

【績】 jì 见“绩”。

績字解释

【績】[①][jī][《廣韻》則歷切,入錫,精。]亦作“勣1”。“绩1”的繁体字。(1)缉麻。把麻析成细缕捻接起来。(2)蚕吐丝。(3)继续。(4)功绩;事业。(5)通“積”。

績字诗词来源

【績】文江学海思济航,万邦考绩臣所详。初唐·作者:李显《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
幽含晚态怜丹桂,盛绩春光识紫藤。中唐·作者:杨巨源《和杜中丞西禅院看花》
纪成功兮镌美石,求信词兮昭懿绩。中唐·作者:刘禹锡《改高陵人颂刘仁师诗》
剪须烧药赐功臣,李绩呜咽思杀身。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七德舞 美拨乱,陈王业也》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缭绫 念女工之劳也》
盐商妇,多金帛,不事田农与蚕绩。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盐商妇 恶幸人也》
自居剧镇无他绩,幸得蛮来固恩宠。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 蛮子朝》
世重才人皆立绩,客依公子尽推心。唐·作者:张祜《投苏州卢郎中》
政绩虽殊道且同,无辞买石纪前功。唐·作者:萧缜《前望江曲令颂德》
野云如火照行尘,会绩溪边去问津。唐末·作者:罗隐《送刘校书之新安寄吴常侍》
蛮兵绩盛人皆伏,坐石名高世共闻。唐末·作者:罗隐《定远楼》
祥烟霭霭拂楼台,庆积玄元节后来。唐末·作者:罗隐《简令生日》
簸旗掉剑却来归,又道官军悉败绩。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秦妇吟》
闻君败绩无归计,气激星辰坐向隅。晚唐·作者:唐彦谦《奉使岐下闻唐弘夫行军为贼所擒伤而有作》
洪崖遣后名何远,陆绩怀来事更长。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谢橘洲人寄橘》
功绩精妍世少伦,图时应倍用心神。五代·作者:伍乔《观山水障子》
演纶岂有文章称,调鼎仍惭绩效疏。后周至宋初·作者:李昉《昉著灸数朝废吟累日继披佳什莫匪正声亦贡七章补为十首学颦之诮诚所甘心 其五》
纺绩均劳谁忍私,衣食礼节秩尊卑。唐末宋初·作者:赵普《王氏孝义歌》
一巢功绩破春光,絮落花残两翅狂。宋初·作者:王岩《燕》
灵泉去病功绩深,无人复创为高阁。北宋·作者:鲁宗道《题汤泉院壁》

績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績】【未集中】【糸字部】 績;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936第23【廣韻】【集韻】【韻會】 則歷切,音勣。【說文】絹也。【詩·陳風】不績其麻。 又【書·堯典】庶績咸熙。【傳】績,功也。 又【詩·大雅】維禹之績。【傳】績,業也。 又【爾雅·釋詁】績,繼也。 又事也,成也。

与績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績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