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熛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biāo
  • 繁体:
  • 笔画:15
  • 部首:

熛字寓意

【熛】 biāo 飞迸的火焰:“士纵火焚西南,延城中。” 燃烧:“覆沧海以沃炭,有何不灭者哉 ” 闪光:“海内云蒸,雷动电。” 疾速:“卒如风。

熛字解释

【熛】[①][biāo][《廣韻》甫遥切,平宵,幫。](1)火焰。(2)赤色。参见“闕”。(3)闪光。(4)焚烧。(5)疾风,暴风。(6)风迅疾貌。

熛字诗词来源

【熛】芒熛盛德正浑仪,休问探汤向小儿。北宋·作者:刘筠《赤日》
熛阙归心恋九关,凭高郡阁见南山。北宋·作者:宋祁《万州齐都官》
整顿乾纲靖坤维,扶掖炎精夐熛欻。南宋·作者:陈淳《用敖教所赠诗韵送行》
有民有社桔柏渚,腥风怪电腾炎熛。南宋·作者:洪咨夔《唐何循吏庙》
祝融熛怒咋齿牙,彤幢绛旆纷要遮。南宋·作者:林希逸《纪异诗》
万树翠乾禾赤熛,田田兆坼龟纵横。南宋·作者:何梦桂《得雨行》
手摇斗柄酌炎海,力逐熛怒乘离宫。金·作者:王琢《癸酉岁大热》
炎精不灵火不德,赤熛怒帝丧英魄。宋末元初·作者:宋无《玉津园弃景钟歌》
不然大火示厥罚,下熛人间为沴气。元·作者:王恽《天星行》
一夕熛怒赤熁空,市舍歘忽随歊风。元·作者:黄玠《观浙省新址》
蓱号暍死龙甲焮,赤熛当衢挂萍实。元末明初·作者:刘基《次韵和石末公七月十五夜月蚀诗》
赤熛忽掣金绳断,丹洞齐烘玉琐开。明·作者:刘绘《元夕同杂宾里中观放烟火》
太阴冥冥气熛怒,疑是巨灵挥斤之所为。明·作者:黎民表《刘明远松石图为邝子乾作》
咄嗟晦暝复开朗,倏忽熛怒空纵横。明末清初·作者:张萱《壬子人日雷雨大作》
安得身如赤熛怒,南天长有白云扃。明末清初·作者:郭之奇《过汀岭》
玄冥促辔倚苍屏,赤熛怒目微相觑。明末清初·作者:郭之奇《野泊观烧》
赤熛怒洒祝融灰,拳石徐开高广橐。明末清初·作者:郭之奇《西粤石峰篇》
血面高呼闻上阙,帝赐甘言问赤熛。明末清初·作者:郭之奇《擘山行》
震天鼓兮扬熛芒,止桂旌兮登玉堂。明末清初·作者:夏完淳《九哀 其二 思群公》
飞廉熛怒向人间,徐福求仙恨未还。明末清初·作者:吴伟业《八风诗 其七 东北风》

熛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熛】【巳集中】【火字部】 熛;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680第13【唐韻】補遙切【集韻】【韻會】【正韻】卑遙切, 音摽。【說文】本作 。火飛也。从火,票聲。【詩·小雅·燎之方楊箋】燎之方盛之時,炎熾熛怒。【史記·淮隂侯傳】熛至風起。 又【揚雄·甘泉賦】前熛闕而後應門。【註】晉灼曰:熛闕,赤色之闕。南方之帝曰赤熛怒。應門正在熛闕之內也。 【集韻】或作 。 又【集韻】紕招切,音漂。本作 。義同。

与熛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熛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