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焰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yàn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焰字寓意

【焰】 yàn 火光:光。 火苗:火。烈。气

焰字解释

【焰】[①][yàn][《廣韻》以贍切,去艷,以。]亦作“焔1”。亦作“熖1”。亦作“燄1”。亦作“1”。“炎3”的被通假字。(1)火苗。(2)火光;辉光。(3)照耀。(4)燃烧。(5)犹熏。(6)比喻灼人的气势。参见“勢”。

焰字诗词来源

【焰】火浣花心犹未长,金枝密焰已流芳。南梁·作者:刘孝威《禊饮嘉乐殿咏曲水中烛影诗》
重焰垂花比芳树,风吹水动俱难住。南梁·作者:庾肩吾《三日侍宴咏曲水中烛影诗》
确实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台。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焚经台》
淬绿水,鉴红云,五采焰起光氛氲。唐初·作者:李峤《宝剑篇》
丹炉飞铁驰炎焰,炎霞烁电吐明光。唐·作者: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
龙衔火树千重焰,鸡踏莲花万岁春。唐·作者:张说《杂曲歌辞 其一 踏歌词》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盛唐·作者:孟浩然《除夜有怀》
孤灯欲灭留残焰,明月初团照夜啼。唐·作者:魏奉古《长门怨》
紫烟碧焰喷人香,赫奕鱼鳞透日光。唐·作者:罗公远《大还丹口诀》
楼殿纵随烟焰去,火中何处出莲花。唐·作者:张谓《长安失火后戏题莲花寺》
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燄双瞳方。唐·作者:杜甫《天育骠骑歌》
百丈金身开翠壁,万龛灯焰隔烟萝。唐·作者:司空曙《题凌云寺》
千生万死无休息。多劫常为猛焰燃。中唐·作者:释法照《归去来 其九 归西方赞十首》
深处最宜香惹蝶,摘时兼恐焰烧春。中唐·作者:李冶《蔷薇花》
花间焰焰云旗合,鸟外亭亭露掌高。唐·作者:耿湋《朝下寄韩舍人》
已取贝多翻半字,还将阳燄谕三身。中唐·作者:权德舆《酬灵彻上人以诗代书见寄》
破暗衣珠明有焰,照窗心月净无尘。唐·作者:郁回《句》
荧煌短焰长疑暗,零落残花旋委空。唐·作者:韩溉《灯》
但看阳燄浮沤水,便觉无常败坏人。唐·作者:寒山《诗三百三首 其八十四》

焰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焰】【巳集中】【火字部】 焰;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675第04【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以贍切,音豔。【玉篇】光也。【廣韻】本作爓。【集韻】亦作炎。互詳炎,爓二字註。

与焰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焰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