舻字的含义
舻字的解释
舻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22
- 拼音:lú
- 繁体:艫
- 笔画:11
- 部首:舟
舻字寓意
【舻】舻 (艫) lú 〔舳舻〕见“ (艫)舳”。
舻字解释
【舻】[①][lú][《廣韻》落胡切,平模,來。]亦作“舮1”。“舻1”的繁体字。(1)船头。(2)船尾。(3)借指船。
舻字诗词来源
【舻】□□□兮蛟龙藏,陆夫唱兮舻人歌,名冠世兮超逾伦。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理楫令舟人。停舻息旅薄河津。南北朝·作者:沈满愿《晨风行》
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隋·作者:杨广《泛龙舟》
停舻目送北归翼,惜无瑶华持寄君。唐·作者:独孤及《早发龙沮馆舟中寄东海徐司仓郑司户》
死蛟浮出不复灵,舳舻千里江水清。中唐·作者: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三首 其三》
梁宋人稀鸟自啼,登舻一望倍含悽。唐·作者:李嘉祐《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
舳舻衔尾日无虚,更凿都城引漕渠。南唐·作者:朱存《金陵览古 运渎》
拥旆肯辞临远郡,登舻还喜奉慈亲。北宋·作者:林逋《送史殿丞之任封州》
画船椎鼓忽东浮,留幕宾从候舳舻。北宋·作者:夏竦《送修撰杨学士留守南京》
西风不得同归去,红藕花边望舳舻。北宋·作者:夏竦《送苏台守受代归朝》
广陵江口柳疏疏,自领笙歌上舳舻。北宋·作者:夏竦《送人入越》
徘徊瑞羽临旌旆,夭矫飞龙上舳舻。北宋·作者:夏竦《奉和御制奉安圣像礼成》
五老闲游倚舳舻,碧梯岚径好程途。北宋·作者:范仲淹《游庐山作》
䌽舻衔尾凌波驶,赪鲤骈头荐俎丰。宋·作者:黄鉴《送李殿省赴任常熟》
下拜亲膺一札书,隋河风柂送行舻。北宋·作者:宋祁《送杨偕太傅知淮阳军》
幰幰行舻破练光,提鞭旧岸接回塘。北宋·作者:宋祁《和中丞晏尚书忆谯涡二首 其一》
兄为太守两轮朱,仲泛吴人燕尾舻。北宋·作者:梅尧臣《依韵和王平甫见寄》
我来自楚君自吴,相遇汎波衔舳舻。北宋·作者:梅尧臣《四月二十七日与王正仲饮》
官舻客艑满淮汴,车驰马骤无闲时。北宋·作者:梅尧臣《泗州郡圃四照堂》
邑屋连云盈万井,舳舻衔尾列千艘。北宋·作者:欧阳修《送王学士赴两浙转运》
理楫令舟人。停舻息旅薄河津。南北朝·作者:沈满愿《晨风行》
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隋·作者:杨广《泛龙舟》
停舻目送北归翼,惜无瑶华持寄君。唐·作者:独孤及《早发龙沮馆舟中寄东海徐司仓郑司户》
死蛟浮出不复灵,舳舻千里江水清。中唐·作者: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三首 其三》
梁宋人稀鸟自啼,登舻一望倍含悽。唐·作者:李嘉祐《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
舳舻衔尾日无虚,更凿都城引漕渠。南唐·作者:朱存《金陵览古 运渎》
拥旆肯辞临远郡,登舻还喜奉慈亲。北宋·作者:林逋《送史殿丞之任封州》
画船椎鼓忽东浮,留幕宾从候舳舻。北宋·作者:夏竦《送修撰杨学士留守南京》
西风不得同归去,红藕花边望舳舻。北宋·作者:夏竦《送苏台守受代归朝》
广陵江口柳疏疏,自领笙歌上舳舻。北宋·作者:夏竦《送人入越》
徘徊瑞羽临旌旆,夭矫飞龙上舳舻。北宋·作者:夏竦《奉和御制奉安圣像礼成》
五老闲游倚舳舻,碧梯岚径好程途。北宋·作者:范仲淹《游庐山作》
䌽舻衔尾凌波驶,赪鲤骈头荐俎丰。宋·作者:黄鉴《送李殿省赴任常熟》
下拜亲膺一札书,隋河风柂送行舻。北宋·作者:宋祁《送杨偕太傅知淮阳军》
幰幰行舻破练光,提鞭旧岸接回塘。北宋·作者:宋祁《和中丞晏尚书忆谯涡二首 其一》
兄为太守两轮朱,仲泛吴人燕尾舻。北宋·作者:梅尧臣《依韵和王平甫见寄》
我来自楚君自吴,相遇汎波衔舳舻。北宋·作者:梅尧臣《四月二十七日与王正仲饮》
官舻客艑满淮汴,车驰马骤无闲时。北宋·作者:梅尧臣《泗州郡圃四照堂》
邑屋连云盈万井,舳舻衔尾列千艘。北宋·作者:欧阳修《送王学士赴两浙转运》
舻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舻】【未集下】【舟字部】 艫; 康熙笔画:22; 页码:页1010第22【唐韻】洛乎切【集韻】【韻會】龍都切, 音盧。【說文】舳艫也。一曰船頭。【正韻】船頭刺擢處。一說船尾。【玉篇】在船後。【小爾雅】船頭謂之舳,尾謂之艫。【宋孝武帝詩】舳艫引江飛。【謝朓詩】榜人理行艫。 又【集韻】舟名。【唐書·楊元琰傳】與張柬之共乗艫江中。 又【集韻】凌如切,音臚。船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