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淖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nào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淖字寓意

【淖】 nào 烂泥,泥沼:泥。污泞(泥泞)。 〔尔〕蒙语,湖泊,如:“罗布”(即“罗布泊”,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柔和。 chuò 古同“绰”,绰约。 zhuō 姓。

淖字解释

【淖】[①][nào][《廣韻》奴教切,去效,泥。](1)烂泥;泥沼。(2)指泥泞。(3)指水泽。(4)流体;稀泥浆状。(5)湿润。(6)沉溺。参见“溺”。(7)陷没。(8)消融。参见“冰”、“溺”。[②][zhào][《集韻》直教切,去效,澄。]中和,调和。[③][zhuō][《集韻》竹角切,入覺,知。]姓。战国楚有齿。见《韩非子·内储说上》。[④][chuò][《集韻》尺約切,入藥,昌。]通“綽1”。(1)宽。(2)见“4約”、“4弱”、“4溺”。

淖字诗词来源

【淖】诏恩蠲谒静朝扉,掀淖都街独未知。北宋·作者:宋庠《遇雨放朝余至掖门方审戏呈同舍》
君时传诗颇精丽,意苦泥淖不得来。北宋·作者:苏舜钦《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
吾徒无事数相过,日策疲马度深淖。北宋·作者:韩维《对雨思苏子美》
西邻馀禄无多子,稀薄才堪作淖糜。北宋·作者:钱协《又二十八字辄送来米二石》
奔驰往来历山丘,腾坑投淖摧辕辀。北宋·作者:苏辙《杂兴二首 其二》
惊心乌石莲花淖,过眼黄牛竹节滩。北宋·作者:张商英《秭归 其二》
黎明下堂踏新淖,祗觉抚髀成怃然。北宋·作者:刘弇《元丰辛酉七月九夜大风四十韵》
朝来泥淖漫胡处,日落星河已湛然。北宋·作者:华镇《起工》
名园泥淖安可入,坐惜残芳风雨散。北宋·作者:张耒《到陈午憩小舍有任王二君子惠牡丹二盘皆绝品也是日风雨大寒明日作此诗呈希古》
转缘泥淖嗟疲懦,赓和篇章愧浅肤。北宋·作者:赵鼎臣《耿伯顺用趋字韵作苦雨诗次韵答之》
丰年何时豚蹄祝,薄淖聊烦蜡屐双。北宋·作者:苏过《次韵叔父小雪二首 其二》
耕粮已办登山计,积淖车轮四角生。北宋·作者:苏过《次韵韩华国相约游嵩少》
中年强饭却丹石,安用咄嗟成淖糜。北宋·作者:谢薖《煎罂粟汤二首 其一》
南人虽号乌桐饭,过熟翻成作淖糜。北宋·作者:谢薖《青精饭三首 其三》
须臾已复成淖糜,匀滑不减倾醍醐。宋·作者:刘一止《无言兄以银壶作粥糜颇极其妙舟居夜饥顷刻可办戏作此诗》
勾萌潜识化工意,泥淖莫嗟行路难。宋·作者:郑刚中《壬申年封州自正旦雨至元宵不止》
山城泥淖裹人家,雨脚连绵更似麻。宋·作者:郑刚中《壬申年封州自正旦连雨至元宵不止城中泥淖没骭而人家犹烧灯也》
云衢跌足泥淖寒,涕泣牛衣复如故。宋·作者:郑刚中《自讼》
从今且作淖糜计,杂以山芋供两盘。宋·作者:郑刚中《米尽》
汩淖不甘劳皂隶,执舆岂必胜刍荛。宋·作者:苏籀《冻雨一首》

淖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淖】【巳集上】【水字部】 淖;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629第27【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奴敎切,音鬧。【說文】泥也。【左傳·成十六年】有淖於前,乃皆左右相違於淖。 又【字林】濡甚曰淖。【前漢·郊祀志】堅冰淖溺。 又水名。【山海經】西北大荒之中有龍山,日月所入。有三澤,名曰三淖。 又姓。【路史】楚淖國先爲淖氏。 又【集韻】直敎切,音棹。和也。【儀禮·士虞禮】嘉薦普淖。【註】普,大。淖,和也。德能大和,乃有黍稷。 又尺約切,音綽。與繛綽 同。【說文】 也。【莊子·逍遙遊】淖約如處子。【註】淖約,柔弱貌。

与淖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淖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