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铙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20
  • 拼音:náo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铙字寓意

【铙】 (鐃) náo 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比钹大。 古代军中乐器,像铃铛,但没有中间的锤。

铙字解释

【铙】[①][náo][《廣韻》女交切,平肴,娘。]“1”的繁体字。(1)古代军中用以止鼓退军的乐器。青铜制,体短而阔,有中空的短柄,插入木柄后可执,原无舌,以槌击之而鸣。三个或五个一组,大小相次,盛行于商代。《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鐃止鼓。”郑玄注:“鐃,如鈴,無舌,有秉,執而鳴之,以止擊鼓。”贾公彦疏:“進軍之時擊鼓,退軍之時鳴鐃。”又《夏官·大司马》:“鳴鐃且卻,及表乃止。”郑玄注:“鐃所以止鼓,軍退,卒長鳴鐃以和衆鼓人,爲止之也。”《宣和博古图》有汉舞,其形上圆下方,下作疏棂,中含铜丸谓之舌,鼓动有声,为乐舞时所用。(2)一种打击乐器。形制与钹相似,唯中间隆起部分较小,其径约当全径的五分之一。以两片为一副,相击发声。大小相当的与钹,所发的音低于钹而馀音较长。(3)通“磽”。恶,坏。[②][nào][《集韻》女教切,去效,娘。]同“撓1”。“2”的繁体字。扰乱。

铙字诗词来源

【铙】长年三老遥怜汝,棙柁开头捷有神。唐·作者:杜甫《拨闷》
山城迢遰敞高楼,露冕吹铙居上头。中唐·作者:刘长卿《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
江北万人看玉节,江南千骑引金铙。中唐·作者:刘禹锡《重送浙西李相公顷廉问江南已经七载后历滑台剑南两镇遂入相今复领旧地新加旌旄》
淮安古地拥州师,画角金铙旦夕吹。中唐·作者:刘禹锡《寄唐州杨八归厚》
溪头铙鼓狂杀侬,青盖红裙偶相值。唐·作者:李郢《阳羡春歌》
曳裾谈笑殿西头,忽听征铙从冕旒。唐末·作者:韩偓《辛酉岁冬十一月随驾幸岐下作》
坚辞羽葆与吹铙,翻向天涯困系匏。唐末·作者:韩偓《有感》
直铙讲得石点头,终归不离水中月。五代末·作者:朗上座《葛藤歌》
入境壶浆填候馆,上官铙吹夹华辀。北宋·作者:杨亿《阁门钱舍人知全州》
鸣铙虎豹林中避,吹角蛟龙水底惊。北宋·作者:胡宿《送王龙图硕赴荆南》
初服仍从洛涘居,鸣蛙铙吹满前除。北宋·作者:宋庠《屏居春日》
南台素壁题名处,莫惜麾铙一驻轮。北宋·作者:宋庠《和经略宣徽吴太尉以将经洛阳旧隐之作》
中天秘牒河龙负,上路鸣铙笮马驰。北宋·作者:宋庠《送龙图燕待制出守梓潼》
单车刺史无铙吹,叫杀荒池两部蛙。北宋·作者:宋庠《春晚坐建隆寺北池亭上》
载笔后车云盖密,鸣铙前队锦褠红。北宋·作者:宋祁《守塞三年上北京留守贾相公 其二》
张铙叠吹洞庭外,缘虎带刀蛮帅迎。北宋·作者:梅尧臣《送邵郎中知潭州》
叠鼓渡江寒浪伏,鸣铙入境野云飘。北宋·作者:梅尧臣《送王郎中知江阴》
使君千骑出南圃,歌吹前导后鸣铙。北宋·作者:梅尧臣《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宴》
樯下健儿发金铙,屋上鸾僮鸣紫箫。北宋·作者:梅尧臣《送王微之学士知池州》
西陵送目仙舟去,铙鼓旌麾迤逦遥。北宋·作者:赵抃《送程给事过越不及口占以寄》

铙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铙】【戌集上】【金字部】 鐃;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1328第06【唐韻】女交切【集韻】【正韻】尼交切【韻會】泥交切, 音呶。【說文】小鉦也。軍法,卒長執鐃。【玉篇】似鈴無舌,軍中所用也。【釋名】鐃,聲鐃鐃也。【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鐃止鼓。【註】鐃如鈴,無舌,有柄,執而鳴之,以止擊鼓。 又奏樂所用也。【禮·樂記】始奏以文,復亂以武。【註】文謂鼓,武謂金,鐃樂始奏先擊鼓,亂猶言終也。鼓聲爲陽,故謂文。鐃聲爲隂,故謂武。文以始之,武以收之,言節奏得宜也。 又【博古圖】漢舞鐃二,其形上圜下方,下作疏櫺,中含銅丸,謂之舌鼓,動有聲。 又樂府有鐃歌,軍中鼓吹曲也。 又與譊通。【後漢·五行志童謠】今年尚可,後年鐃。○按風俗通作譊。 又【集韻】【正韻】 女敎切,與橈同。【莊子·天道篇】萬物無足以鐃心者。考證:〔【周禮·地官·封人】以金鐃止鼓。〕 謹照原文封人改鼓人。

与铙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铙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铙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