譱字的含义
譱字的解释
譱
- 五行:
- 康熙笔画:20
- 拼音:shàn
- 繁体:譱
- 笔画:20
- 部首:言
譱字寓意
【譱】譱 shàn 古同“善”。
譱字解释
【譱】[①][shàn][《廣韻》常演切,上獮,禪。]亦作“譱1”。(1)吉祥;好;美好。(2)善行;善事。善人。(3)好处,优点。(4)和善;老实;好对付。(5)交好;亲善。(6)指信奉佛教的人或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参见“善男信女”、“善友”、“善緣”等。(7)使之善;改善。(8)表示赞同、应诺。(9)表示赞叹。(10)赞美;褒扬。(11)喜好。(12)谓欣羡。(13)擅长;善于。(14)通晓;熟练;熟悉。(15)修治;治理。(16)大;高;丰。(17)多。参见“善懷”。(18)容易。(19)妥善;好好地。(20)成功。参见“善敗”。(21)适意;适宜。(22)爱惜。参见“善日”、“善時”。(23)揩拭。参见“善刀”。(24)方言。轻;少;不厉害。(25)通“膳”。膳食。(26)姓。五代有善友,宋有善辰,明有善养。见《正字通·口部》。
譱字诗词来源
【譱】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战国楚国·作者:屈原《九歌 其九 山鬼》
宛若龙转乍低昂,凝停善睐容仪光。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一》
为善不同同归治。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二》
千里之应出言善。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四》
可中井底看天近,小小沙弥善大机。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二十一》
不见耳目善观听,身体元无空有形。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二十四》
鲜于平后善恶分。民无枉死赖陆君。南北朝·作者:无名氏《鄱阳民为陆襄歌二首 其一》
何不习善求长生。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
时人厌贱还?身。善权方略更受新。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二》
男子守塞忧婆夷。吾入国中作善词。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五》
改涂悔善因芳音,易情染恶良妖妪。唐·作者:道世《颂六十二首 其九》
愿以深心留善政,当令强项谢高名。初唐·作者:李乂《饯唐永昌》
便幕那能镂鸡子,行宫善巧帖毛毬。唐·作者:张说《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善恶死生齐一贯,祗应斗酒任苍苍。盛唐·作者:李颀《杂兴》
楚王宴客章华台,章华美人善歌舞。盛唐·作者:李颀《绝缨歌》
崔侯善弹棋,巧妙尽于此。盛唐·作者:李颀《弹棋歌》
将知世上有善恶,何不将身近善邻。唐·作者:罗公远《大还丹口诀》
遂有冯夷来击鼓,始知嬴女善吹箫。唐·作者:杜甫《玉台观》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唐·作者:杜甫《哀王孙》
宛若龙转乍低昂,凝停善睐容仪光。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一》
为善不同同归治。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二》
千里之应出言善。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四》
可中井底看天近,小小沙弥善大机。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二十一》
不见耳目善观听,身体元无空有形。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二十四》
鲜于平后善恶分。民无枉死赖陆君。南北朝·作者:无名氏《鄱阳民为陆襄歌二首 其一》
何不习善求长生。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
时人厌贱还?身。善权方略更受新。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二》
男子守塞忧婆夷。吾入国中作善词。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五》
改涂悔善因芳音,易情染恶良妖妪。唐·作者:道世《颂六十二首 其九》
愿以深心留善政,当令强项谢高名。初唐·作者:李乂《饯唐永昌》
便幕那能镂鸡子,行宫善巧帖毛毬。唐·作者:张说《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善恶死生齐一贯,祗应斗酒任苍苍。盛唐·作者:李颀《杂兴》
楚王宴客章华台,章华美人善歌舞。盛唐·作者:李颀《绝缨歌》
崔侯善弹棋,巧妙尽于此。盛唐·作者:李颀《弹棋歌》
将知世上有善恶,何不将身近善邻。唐·作者:罗公远《大还丹口诀》
遂有冯夷来击鼓,始知嬴女善吹箫。唐·作者:杜甫《玉台观》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唐·作者:杜甫《哀王孙》
譱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譱】【酉集上】【言字部】 譱;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1184第01【唐韻】常衍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 膳上聲。【說文】吉也。从誩从羊,與義美同意。【前漢·禮樂志】安上治民,莫譱於禮。移風易俗,莫譱於樂。【師古註】古善字。 又【玉篇】大也。 又人名。崇譱,見【宋史·宗室表】。 【說文】篆文作 。【集韻】隸作善。亦作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