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醴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20
  • 拼音:
  • 繁体:
  • 笔画:20
  • 部首:

醴字寓意

【醴】 lǐ 甜酒。 甜美的泉水:泉。

醴字解释

【醴】[①][lǐ][《廣韻》盧啓切,上薺,來。](1)甜酒。(2)泛指酒。(3)甘甜的泉水。(4)中药剂型一种。俗称药酒。(5)液汁。(6)通“澧”。即澧水。

醴字诗词来源

【醴】丽服在御会佳宾,醪醴盈樽美且淳。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一》
铸鼎开岳造明堂,玉醴由来献寿觞。初唐·作者:李显《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
仙舆暂下宜春苑,御醴行开荐寿觞。唐·作者:马怀素《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金天诞圣千秋节,玉醴还分万寿觞。唐·作者:张说《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 其一》
玉体才飞西蜀雨,霓裳欲向大罗天。唐·作者:钱起《题嵩阳焦道士石壁》
肥羊甘醴心闷闷,饮此莹然何所思。中唐·作者:韦应物《夏冰歌》
质明斋服躬往奠,牢醴丰洁精诚举。唐·作者:裴谞《储潭庙》
甘露太甜非正味,醴泉虽洁不芳馨。唐·作者:白居易《府酒五绝 辨味》
卉醴陀花物外香,清浓标格胜椒浆。唐·作者:郑畋《禁直和人饮酒》
焚鱼酌醴醉尧代,吟向席门聊自娱。唐末·作者:罗邺《自遣》
薝卜枝枯醴泉竭,水檀香火遗影在。五代·作者:贯休《经旷禅师院》
玉液洞通甘似醴,金瓶轮下殷如雷。唐·作者:李翔《严尚书重浚横泉井》
醴泉涌处休论水,黄菊开时独是花。晚唐·作者:黄滔《寄陈侍御》
清凉药分能知味,各自胸中有醴泉。唐末·作者:韩偓《访明公大德》
良常应不动移文,金醴从酸亦自醺。唐·作者:陆龟蒙《和袭美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三首次韵 其三》
潺潺绿醴当风倾,平头奴子啾银笙。唐末·作者:李咸用《远公亭牡丹》
置醴筵空情岂尽,投湘文就思如凝。五代至宋初·作者:徐铉《和方泰州见寄》
王门嘉礼万人观,况是新承置醴欢。五代至宋初·作者:徐铉《观吉王从谦花烛》
盘荐异羞罗彩翠,盏颂醇醴湛清光。唐末宋初·作者:柴成务《禁林宴会之什》
君子淡交如似水,小人交结甘如醴。北宋·作者:赵炅《缘识 其二十一》

醴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醴】【酉集下】【酉字部】 醴;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1288第10【唐韻】盧啓切【集韻】【韻會】里弟切【正韻】良以切, 音禮。【說文】酒一宿 也。【玉篇】甜酒也。【釋名】醴,禮也。釀之一宿而成,醴有酒味而已也。【詩·小雅】且以酌醴。【傳】饗醴,天子之飮酒也。【詩詁】酒之甘濁而不泲者。【周禮·天官·酒正】辨五齊之名,二曰醴齊。【註】醴,猶體也。成而滓汁相將,如今恬酒。【前漢·楚元王傳】元王每置酒,常爲穆生設醴。【註】師古曰:醴,甘酒也。少 多米,一宿而熟。 又【廣韻】醴泉,美泉也。狀如醴酒,可養老。【爾雅·釋天】甘雨時降,萬物以嘉,謂之醴泉。【禮·禮運】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 又【正字通】木醴。【建康實錄】 末,覆舟山、蔣山松栢林冬日常出木醴,後主以爲甘露。 又縣名。【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醴陵侯越。【註】縣名,屬長沙。【廣韻】醴泉縣,屬京兆府,本漢谷口縣也,屬馮翊。至後魏置寧夷縣,隋攺醴泉,因周醴泉宮得名。【韻會】唐置乾州,宋攺醴州,因醴泉縣名。又灃水,亦作醴。【楚辭·九歌】沅有芷兮醴有蘭。【史記·夏本紀】又東至于醴。【註】索隱曰:騷人所歌,濯余佩于醴浦,醴卽灃水也。 又【字彙補】與禮通。【禮·內則】世子生,宰醴負子,賜之束帛。【註】醴當爲禮。考證:〔【爾雅·釋四時】甘雨時降,萬物以嘉,謂之醴泉。〕 謹照原書釋四時改釋天。

与醴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醴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