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酋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9
  • 拼音:qiú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酋字寓意

【酋】 qiú 长官:长。 (盗匪、侵略者的)首领:匪。敌。 酒熟。 古代对造酒的女奴的称谓。

酋字解释

【酋】[①][qiú][《廣韻》自秋切,平尤,從。]亦作“醔1”。(1)陈酒,久酿的酒。(2)引申指久熟、精熟。参见“腊”。(3)掌酒之官。(4)指掌酒的女奴。(5)成功;完成。(6)聚集。(7)通“遒”。近,短。参见“矛”。(8)见“”。(9)古称部落的首领。(10)为魁帅的通称。参见“魁”。(11)古称少数民族的部落。参见“種”。

酋字诗词来源

【酋】远山酋萃翠凝烟,烂漫桐花二月天。隋末唐初·作者:褚遂良《湘潭偶题诗》
毡裘君长迎风驭,锦带酋豪踏雪衙。中唐·作者:刘禹锡《送浑大夫赴丰州》
百越酋豪称故吏,十洲风景助新诗。中唐·作者:刘禹锡《马大夫见示浙西王侍御赠答诗因命同作》
百官在国惣酋豪,白刃交驰未告劳。唐末·作者:张永进《白雀歌并进表》
蕃酋重足虔条教,部吏承风畏简书。北宋·作者:胡宿《送崔谏议都运河东》
民间幼艾餐和气,徼外酋豪偃德风。北宋·作者:胡宿《送益州运使田学士》
名酋面内千胥乐,欢译遥通戴斗香。北宋·作者:宋祁《乾元节锡庆院燕》
无才不敢学阳秋,嗜酒时能问大酋。北宋·作者:梅尧臣《依韵和钱深推官见寄》
唯存坚骨蛟龙锼,形如三山中雄酋。北宋·作者:梅尧臣《苏明允木山》
南诏酋豪弥款附,西州士庶赖蕃宣。宋·作者:姚涣《送钤辖馆使王公》
唐时师匠多磊落,昌黎把钺为之酋。北宋·作者:张方平《酬范思远》
文法奸酋引骑兵,飞随银鹘弓刀满。北宋·作者:文同《峰铁峡》
如闻蛮服愚弄兵,凶酋恃险愁孤城。北宋·作者:刘敞《秋晚雨中隐几偶书寄圣俞五首 其二》
窗间定箭射酋豪,一箭已闻哭声举。北宋·作者:王陶《有窦复者世居镇戎能道边事》
还见子孙持汉节,欲临关塞抚羌酋。北宋·作者:王安石《送李太保知仪州》
天发一矢胡无酋,河冰亦破沙水流。北宋·作者:王安石《澶州》
羌酋若也投降早,定得君王瑞锦袍。北宋·作者:吕陶《又赋二首 其二》
蛮酋鼠窜稽天诛,官兵指日缚狂奴。北宋·作者:徐积《谢皇华使者》
蓬婆雪岭巧雕锼,蛰虫行蚁为豪酋。北宋·作者:苏轼《木山,并叙》
忽惊汉将从天下,始恨羌酋送死迟。北宋·作者:游师雄《贺岷州守种谊破鬼章二首 其二》

酋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酋】【酉集下】【酉字部】 酋; 康熙笔画:9; 页码:页1280第05【韻會】【正韻】 慈秋切,音遒。【說文】繹酒也。从酉,水半見於上,酒久則水上見而糟少也。【周禮·天官·酒正二曰昔酒註】昔酒,今之酋久白酒。【疏】酋,亦遠久之義。 又【博雅】酋,熟也。【揚子·方言】自河以北,趙魏之閒,火熟曰爛,氣熟曰糦,久熟曰酋,穀熟曰酷,熟,其通語也。 又酒官之長。【禮·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註】酒熟曰酋。大酋者,酒官之長。酋者,久遠之稱。久熟者善,故名酒官爲大酋。 又【揚子·太 經】酋,西方也,夏也,物皆成象而就也。【註】酋,聚也。物已成就,可蓄聚也。 又【爾雅·釋詁】酋,終也。【詩·大雅】似先公酋矣。【傳】酋,終也。嗣先君之功而終成之。 又雄也。【前漢·敘傳】《說難》旣酋,其身廼囚。【註】酋,雄也。 又矛名。【周禮·冬官考工記】酋矛常有四尺。【疏】酋,矛二丈也。 又酋長,魁帥之名。【左思·吳都賦】儋耳黑齒之酋,金鄰象郡之渠。【註】酋,渠,皆豪帥也。 又【韻會】酋者,語發聲也。 又【五音集韻】似由切,音囚。義同。 【集韻】或作醔。考證:〔【前漢·敘傳】說難旣酋其身。〕 謹按原文其身逎囚四字爲句,逎囚二字不可省。謹照原文其身下增逎囚二字。

与酋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酋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