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披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9
  • 拼音: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披字寓意

【披】 pī 覆盖在肩背上:星戴月。 穿戴:挂。甲。 打开,散开:襟。阅。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靡。 劈开,裂开:竹竿了。

披字解释

【披】[①][pī][《廣韻》敷羈切,平支,滂。][《廣韻》匹靡切,上紙,滂。]“被3”的今字。“翍2”的今字。(1)傍;靠近。(2)指屋。(3)分割。(4)劈开;裂开。(5)拨动;打开。(6)折断;割断。(7)翻开;翻阅。(8)开辟。(9)散去。(10)露;陈述。(11)分析;辨析。参见“究”。(12)覆盖或搭衣于肩。(13)撇动嘴唇。表示轻视或不相信。(14)同“批”。手击。[②][bì][《集韻》彼義切,去寘,幫。]古丧具。用帛做成,系于柩车两侧,备牵挽之用,以防倾覆。

披字诗词来源

【披】启灵篇兮披瑞图。东汉·作者:班固《白雉诗》
兰芷生兮芙蓉披。曹魏·作者:曹丕《诗》
披衣出户步东西。曹魏·作者:曹丕《燕歌行二首 其二》
寄言飞龙天马驹,风起云披飞龙逝。西晋·作者:傅玄《拟四愁诗四首 其一》
六月重茵披衲裘。魏晋·作者:无名氏《军中为汲桑谣》
东海象归披右服,二处蒙恩总不轻。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十九》
百年霜露奄离披,一旦功名不可为。北周·作者:庾信《杨柳歌》
不为披图来侍寝,非因主第奉身迎。初唐·作者:杨师道《阙题》
云披雾敛天地明,登封日观禅云亭。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两仪殿赋柏梁体》
披风听鸟长河路,临津织女遥相妒。初唐·作者:王勃《河阳桥代窦郎中佳人答杨中舍》
绣衣金缕披霞袂,缥缈素服褊袒臂。初唐·作者:王勃《观音大士神歌赞》
绿波荡漾玉为砂,青云离披锦作霞。初唐·作者:刘希夷《公子行》
龙旗画月中天下,凤管披云此地迎。初唐·作者:崔融《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春风满目还惆怅,半欲离披半未开。初唐·作者:郭震《惜花》
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披香画阁与天连。初唐·作者:沈佺期《七夕曝衣篇》
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唐·作者: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轻丝半拂朱门柳,细缬全披画阁梅。初唐·作者:李适《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稍觉披香歌吹近,龙骖日暮下城闉。初唐·作者:李适《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骎骎羽骑历城池,帝女楼台向晚披。唐·作者:苏颋《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缘堤夏筱萦不散,冒水新荷卷复披。初唐·作者:刘宪《兴庆池侍宴应制》

披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披】【卯集中】【手字部】 披; 康熙笔画:9; 页码:页422第20〔古文〕翍【唐韻】敷羈切【集韻】【韻會】攀糜切, 音鈹。【說文】从旁持曰披。 又【廣韻】開也。【史記·帝舜紀】披九山,通九澤。【前漢·鄒陽傳】披心腹,見情素。【韓愈·進學解】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 又【增韻】分也,散也。【左傳·昭五年】又披其邑。【註】析也。【揚子·方言】廝披,散也。東齊聲破曰廝,器破曰披。 又荷衣曰披。 又【正韻】篇夷切,音紕。義同。 又【唐韻】【廣韻】匹靡切【集韻】【韻會】普靡切, 音 。裂也。【史記·范睢傳】木實繁者披其枝。又【灌夫傳】枝大於本,脛大於股,不折必披。【註】披,分拆也。疋彼反。 又披靡,震伏貌。【前漢·項籍傳】羽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 又【正韻】普弭切,音庀。義同。 又【集韻】【類篇】【韻會】 彼義切,音賁。【禮·檀弓】孔子之喪設披。【註】披,柩行夾引棺者。【疏】設之於旁,所以備傾虧也。【周禮·夏官·司士】作六軍之士執披。【疏】披者,車兩旁使人持之,若四馬六轡然。 又【正韻】兵媚切,音祕。義同。 又【集韻】平義切,音被。亦散也。 又【正韻】普駕切,音怕。亦開也。 又叶普禾切,音坡。【劉邵·趙都賦】布濩中林,緣延陵阿。從風發曜,倚靡雲披。

与披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披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