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蕩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8
  • 拼音:dàng
  • 繁体:
  • 笔画:15
  • 部首:

蕩字寓意

【蕩】 dàng 见“荡”。

蕩字解释

【蕩】[①][dàng][《廣韻》徒朗切,上,定。]“偒1”的今字。“荡1”的繁体字。亦作“蘯1”。“1”的被通假字。(1)摇动;摆动。(2)引申为动摇。(3)震荡;激荡。(4)引申为萌动。(5)流,排泄。(6)洗涤。(7)荡涤;清除。(8)毁坏;破坏。(9)恣纵;放荡不羁。(10)诱惑;迷惑。(11)平坦。(12)引申为平等。(13)广大。(14)引申为渺茫。(15)宽恕。(16)闲逛。(17)冲撞;冲杀;触碰。(18)浅水湖;沼泽。(19)心悸。一种心动加速的症状。(20)同“簜”。大竹。(21)姓。春秋宋有荡泽。见《左传·成公十五年》。[②][tàng][《廣韻》他浪切,去宕,透。]“荡2”的繁体字。亦作“蘯2”。通“趟3”。量词。[③][tāng][《集韻》他郎切,平唐,透。]“荡3”的繁体字。亦作“蘯3”。古水名。即今之汤水,在河南省汤阴县北境。

蕩字诗词来源

【蕩】朝歌荡阴及犁阳。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十荡十决无当前,战始三交失蛇矛。魏晋·作者:无名氏《陇上为陈安歌》
浛天荡荡望沧沧。乘桴摇漾著日傍。十六国·作者:王嘉《皇娥歌》
春风澹荡侠思多。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曲二首 其二》
阳春夭冶二三月。从风簸荡落西家。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八》
愿君分明得此意,勿复流荡不如先。南梁·作者:王筠《行路难》
巍巍荡荡道有馀。南北朝·作者:无名氏《宋凤凰衔书伎辞》
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南北朝·作者:无名氏《杨白花》
王道荡荡用无为,天下四人谁不足。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五》
自从将军出细柳,荡子空床难独守。北周·作者:庾信《燕歌行》
皆自争名进女弟,定觉双飞胜荡家。陈朝·作者:江总《秋日新宠美人应令诗》
荡子从来好留滞,况复关山远迢递。南北朝末隋初·作者:薛道衡《豫章行 其二》
谁家妖艳荡轻舟,含娇转眄骋风流。隋·作者:辛德源《东飞伯劳歌》
万事只今空寂寞,一生飘荡落浮名。唐·作者:冲虚子《还丹歌》
绿波荡漾玉为砂,青云离披锦作霞。初唐·作者:刘希夷《公子行》
荡舟为乐非吾事,自叹空闺梦寐频。初唐·作者:宋之问《和赵员外桂阳桥遇佳人》
别馆芳菲上苑东,飞花澹荡御筵红。唐·作者:张说《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蕩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蕩】【申集上】【艸字部】 蕩;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058第42【唐韻】徒朗切【集韻】【韻會】待朗切, 音盪。大也。【論語】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又【釋名】蕩,排盪去穢垢也。【禮·昏義】蕩天下之隂事。 又【禮·月令】仲冬諸生蕩。【註】蕩謂物動萌芽也。 又【書·畢命】以蕩陵德。【傳】放蕩也。 又【書·盤庚】今我民用,蕩析離居。【註】播蕩也。 又【詩·大雅】蕩蕩上帝。【傳】蕩蕩,法度廢壞貌。 又姓。【春秋·僖二十五年註】宋桓公生子蕩,後以蕩爲氏。 又他浪切,音儻。義同。 又底朗切,音黨。【周禮·地官·稻人】以溝蕩水。【註】謂以溝行水也。 又【前漢·揚雄傳】雄爲人 易佚蕩。【註】佚蕩,緩也。 又他郞切,音湯。地名。【史記·魯仲連傳】止于蕩隂不進。【註】河內有蕩隂縣。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蕩水東至內黃澤。 又坦朗切。平易也。【詩·齊風】魯道有蕩。徐邈讀帑。

与蕩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蕩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