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字的含义
拄字的解释
拄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9
- 拼音:zhǔ
- 繁体:拄
- 笔画:8
- 部首:扌
拄字寓意
【拄】拄 zhǔ 用手扶着杖或棍支持身体的平衡:拄着拐棍走。 讽刺,驳倒:“(云)既论难,连拄五鹿君”。
拄字解释
【拄】[①][zhǔ][《廣韻》知庾切,上麌,知。](1)支撑;顶着。(2)谓手持棍棒等顶住地面以支持身体。(3)泛指支持。(4)撑开,睁开。(5)讥刺;反驳。(6)戳,捅。(7)堵塞。
拄字诗词来源
【拄】拄杖负书寻远寺,倩童牵鹿渡深溪。唐·作者:萧翼《宿云门东客院》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盛唐·作者:李白《荅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唐·作者:杜甫《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荅二绝 其二》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唐·作者:杜甫《望岳》
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岩悬拄杖藤。唐·作者:钱起《题延州圣僧穴》
拄杖傍田寻野菜,封书乞米趁时炊。中唐·作者:张籍《赠贾岛》
绳桥拄过免倾堕,性命造次蒙扶持。中唐·作者:韩愈《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
纵之岂即遽有害,斗柄行拄西南隅。中唐·作者:韩愈《射训狐》
石坛坡陀可坐卧,我手承颏肘拄座。中唐·作者:韩愈《记梦》
传语李君劳寄马,病来唯著杖扶身。唐·作者:白居易《还李十一马》
中有腾腾独行者,手拄渔竿不骑马。唐·作者:白居易《东墟晚歇》
身后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樽酒。唐·作者:白居易《劝酒》
欲与九衢亲故别,明朝拄杖始经过。唐·作者:姚合《罢武功县将入城 其二》
我爱崇山双剑北,峰如人首拄天黑。中唐·作者:萧祐《游石堂观》
中峰高拄泬寥天,上有茅庵与石泉。唐·作者:费冠卿《题中峰》
鬓边白发竞相催。手中拄杖仍嫌曲。唐·作者:敦煌曲子《百岁篇 其六 池新荷十首》
经卷葫芦并拄杖,依前担入旧江南。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三十八》
一条拄杖撑天地,三尺昆吾斩鬼神。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五十八》
拄杖两头担日月,葫芦一个隐山川。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七十》
偎岩拍手葫芦舞,过岭穿云拄杖飞。中唐·作者:吕岩《绝句 其二十一》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盛唐·作者:李白《荅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唐·作者:杜甫《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荅二绝 其二》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唐·作者:杜甫《望岳》
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岩悬拄杖藤。唐·作者:钱起《题延州圣僧穴》
拄杖傍田寻野菜,封书乞米趁时炊。中唐·作者:张籍《赠贾岛》
绳桥拄过免倾堕,性命造次蒙扶持。中唐·作者:韩愈《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
纵之岂即遽有害,斗柄行拄西南隅。中唐·作者:韩愈《射训狐》
石坛坡陀可坐卧,我手承颏肘拄座。中唐·作者:韩愈《记梦》
传语李君劳寄马,病来唯著杖扶身。唐·作者:白居易《还李十一马》
中有腾腾独行者,手拄渔竿不骑马。唐·作者:白居易《东墟晚歇》
身后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樽酒。唐·作者:白居易《劝酒》
欲与九衢亲故别,明朝拄杖始经过。唐·作者:姚合《罢武功县将入城 其二》
我爱崇山双剑北,峰如人首拄天黑。中唐·作者:萧祐《游石堂观》
中峰高拄泬寥天,上有茅庵与石泉。唐·作者:费冠卿《题中峰》
鬓边白发竞相催。手中拄杖仍嫌曲。唐·作者:敦煌曲子《百岁篇 其六 池新荷十首》
经卷葫芦并拄杖,依前担入旧江南。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三十八》
一条拄杖撑天地,三尺昆吾斩鬼神。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五十八》
拄杖两头担日月,葫芦一个隐山川。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七十》
偎岩拍手葫芦舞,过岭穿云拄杖飞。中唐·作者:吕岩《绝句 其二十一》
拄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拄】【卯集中】【手字部】 拄; 康熙笔画:9; 页码:页424第18【正韻】腫庾切,音主。牚也,支也。【禮·喪大記】旣葬拄楣。【疏】拄楣稍舉,以納日光。【戰國策】齊嬰兒謠曰:大冠若箕,脩劒拄頤。【前漢·西域傳】車師後王姑句,以道當爲拄置,心不便也。【註】言有所置立,而支拄於巳,故心不便也。 又刺也,距也。一曰從旁指也。【前漢·朱雲傳】五鹿充宗爲梁丘易,雲入論難,連拄五鹿君。 又【唐韻】知庾切【集韻】【韻會】冢庾切, 音 。義同。亦通作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