杼字的含义
杼字的解释
杼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8
- 拼音:zhù
- 繁体:杼
- 笔画:8
- 部首:木
杼字寓意
【杼】杼 zhù 织布机上的筘,古代亦指梭:机杼(a.指织布机,如“不闻杼杼声,惟闻女叹息”;b.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如“自出杼杼”)。 薄,削薄,减削:“凡为轮,行泽者欲杼,行山者欲侔”。
杼字解释
【杼】[①][zhù][《廣韻》直吕切,上語,澄。]“柠2”的被通假字。亦作“1”。(1)织机的梭子。(2)削薄;削尖。(3)梭子形。引申为长。对短而言。参见“杼首”。(4)土木工程中的泥工。(5)通“芧”。水草。[②][shù][《廣韻》神與切,上語,船。](1)栎木。(2)通“序”。墙。(3)通“抒”。汲出,排泄。(4)通“抒”。抒发;申述。
杼字诗词来源
【杼】新妆入机映春牖,弄杼鸣梭挑纤手。南北朝·作者:萧诠《赋得婀娜当轩织诗》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唐·作者:杜甫《岁晏行》
波翻远水蒹葭动,路入寒村机杼鸣。中唐·作者:卢纶《送李缃》
学织缭绫功未多,乱拈机杼错抛梭。唐·作者:织锦人《吟》
剪断回文泣机杼,徒嗟孔雀衔毛羽。唐·作者:李绅《过梅里七首 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 忆西湖双鸂鶒》
曾家机上闻投杼,尹氏园中见掇蜂。唐·作者:白居易《思子台有感二首 其一》
句芒小女精神巧,机罗杼绮满平川。中唐·作者:张碧《游春引三首 其一》
寒蛩乍响催机杼,旅雁初来忆弟兄。唐·作者:温庭筠《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
后辈难为措机杼,先生织字得龙梭。晚唐·作者:曹松《赠镜湖处士方干二首 其一》
殷勤莫碍星槎路,从看天津弄杼回。唐末·作者:吴融《汴上观》
秦甸乱来栖白没,杼山空后皎然亡。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答献上人卷》
李白李贺遗机杼,散在人间不知处。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还人卷》
促杼声繁萤影多,江边秋兴独难过。唐末·作者:李咸用《宿渔家》
三人告母虽投杼,百犬闻风只吠声。续唐至宋初·作者:刘兼《诫是非》
几处疏砧红叶寺,谁怜弄杼不成章。北宋·作者:田锡《促织》
旧书达少应投杼,新集镌多肯断机。北宋·作者:魏野《送陈越之河中宁觐》
一年暂得停机杼,不柰秋虫促织忙。北宋·作者:刘筠《戊申年七夕五绝 其二》
锦瑟惊弦愁别鹤,星机促杼怨新缣。北宋·作者:杨亿《代意二首 其一》
几夕空机愁促杼,银河休问报章迟。北宋·作者:杨亿《无题三首 其三》
弄杼暂应停素手,穿针空待贶明眸。北宋·作者:杨亿《七夕》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唐·作者:杜甫《岁晏行》
波翻远水蒹葭动,路入寒村机杼鸣。中唐·作者:卢纶《送李缃》
学织缭绫功未多,乱拈机杼错抛梭。唐·作者:织锦人《吟》
剪断回文泣机杼,徒嗟孔雀衔毛羽。唐·作者:李绅《过梅里七首 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 忆西湖双鸂鶒》
曾家机上闻投杼,尹氏园中见掇蜂。唐·作者:白居易《思子台有感二首 其一》
句芒小女精神巧,机罗杼绮满平川。中唐·作者:张碧《游春引三首 其一》
寒蛩乍响催机杼,旅雁初来忆弟兄。唐·作者:温庭筠《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
后辈难为措机杼,先生织字得龙梭。晚唐·作者:曹松《赠镜湖处士方干二首 其一》
殷勤莫碍星槎路,从看天津弄杼回。唐末·作者:吴融《汴上观》
秦甸乱来栖白没,杼山空后皎然亡。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答献上人卷》
李白李贺遗机杼,散在人间不知处。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还人卷》
促杼声繁萤影多,江边秋兴独难过。唐末·作者:李咸用《宿渔家》
三人告母虽投杼,百犬闻风只吠声。续唐至宋初·作者:刘兼《诫是非》
几处疏砧红叶寺,谁怜弄杼不成章。北宋·作者:田锡《促织》
旧书达少应投杼,新集镌多肯断机。北宋·作者:魏野《送陈越之河中宁觐》
一年暂得停机杼,不柰秋虫促织忙。北宋·作者:刘筠《戊申年七夕五绝 其二》
锦瑟惊弦愁别鹤,星机促杼怨新缣。北宋·作者:杨亿《代意二首 其一》
几夕空机愁促杼,银河休问报章迟。北宋·作者:杨亿《无题三首 其三》
弄杼暂应停素手,穿针空待贶明眸。北宋·作者:杨亿《七夕》
杼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杼】【辰集中】【木字部】 杼; 康熙笔画:8; 页码:页514第08【唐韻】【韻會】【正韻】直呂切【集韻】丈呂切, 除上聲。【說文】機之持緯者。【詩·小雅】小東大東,杼柚其空。 又【揚子·方言】杼、柚,作也。東齊土作謂之杼,木作謂之柚。 又薄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凡爲輪,行澤者欲杼,故泥不附。【註】謂削薄其踐地者。又閷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大圭長三尺,杼上終葵首,天子服之。 又長也。【揚子·方言】豐人杼首。 又或作芋,栗屬。【莊子·山木篇】衣裘褐,食杼栗。 又【集韻】常恕切,音署。泄水槽也。【管子·禁藏篇】鑽燧易火,杼井易水。 又莫 切,音茂。果名。 又【廣韻】羌舉切,橡也。 又【廣韻】神與切【集韻】上與切, 音墅。木名。栩也。【爾雅·釋木】栩杼。【疏】栩一名杼,柞樹也。【山海經】景山,其木多杼、檀。○按《說文》栩也,係 字之訓,杼訓機之持緯,二字音同義別。今韻書于直呂切下依《說文》杼、 分列,而於神與切下,去 存杼,且以栩也爲杼字之訓,似應从《說文》分列爲是。然《爾雅》諸書, 栩之 俱書作杼,而《玉篇》 註云今作杼,則竟合爲一字矣,存以俟考。考證:〔【詩·小雅】大東小東,杼柚其空。〕 謹照原文改小東大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