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字的含义
鸢字的解释
鸢
- 五行:土
- 康熙笔画:14
- 拼音:yuān
- 繁体:鳶
- 笔画:8
- 部首:鸟
鸢字寓意
【鸢】鸢 (鳶) yuān 鸟,鹰科,头顶及喉部白色,嘴带蓝色,体上部褐色,微带紫,两翼黑褐色,腹部淡赤,尾尖分叉,四趾都有钩爪,捕食蛇、鼠、蜥蜴、鱼等(俗称“老鹰”):鸢色(茶褐色)。纸鸢(风筝)。
鸢字解释
【鸢】[①][yuān][《廣韻》與專切,平仙,以。]“鸢1”的繁体字。(1)鸟名。鸷鸟。属猛禽类。俗称鹞鹰、老鹰。体长约65厘米。状类鹰,唯嘴较短。上体暗褐杂棕白色。耳羽黑褐色,故又名“黑耳鳶”。下体大部分为灰棕色带黑褐色纵纹。翼下具白斑,尾叉状,翱翔时最易识别。攫蛇、鼠、鸡、雏鸟为食。分布几遍我国各地,终年留居。(2)纸鸢,鸟状的风筝。
鸢字诗词来源
【鸢】细石似燕能随雨,片木作鸢犹解机。南北朝·作者:朱超《咏独栖鸟诗》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初唐·作者: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一朝凤去梧桐死,满目鸱鸢奈尔何。唐·作者:顾况《海鸥咏》
野鹊野鹊巢林梢,鸱鸢恃力夺鹊巢。中唐·作者:韦应物《鸢夺巢》
凤凰五色百鸟尊,知鸢为害何不言?中唐·作者:韦应物《鸢夺巢》
忽闻风里度飞泉,纸落纷纷如跕鸢。唐·作者:朱逵《怀素上人草书歌》
枝倾巢覆雏坠地,乌鸢下啄更相呼。中唐·作者:孟郊《覆巢行》
尔今所托非本地,乌鸢何得同尔心。中唐·作者:孟郊《覆巢行》
求食慎勿爱高飞,空中饥鸢为尔害。中唐·作者:王建《春燕词》
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中唐·作者:张籍《北邙行》
鸢飞杳杳青云里,鸢鸣萧萧风四起。中唐·作者:刘禹锡《飞鸢操》
乌鸢争食雀争窠,独立池边风雪多。唐·作者:白居易《问鹤》
君誇名鹤我名鸢,君叫闻天我戾天。唐·作者:白居易《池鹤八绝句 鸢赠鹤》
鸾鹤群中彩云里,几时曾见喘鸢飞。唐·作者:白居易《池鹤八绝句 鹤荅鸢》
岂知飞上未半空,已作乌鸢口中食。唐·作者:白居易《禽虫十二章 其十一》
须教翡翠闻王母,不奈乌鸢噪鹊桥。唐·作者:陆畅《解内人嘲》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中唐·作者:元稹《有鸟二十章 其七》
乌鸢满野尸狼藉,楼榭成灰墙突兀。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一 缚戎人》
洛下诸生惧刺先,乌鸢不得齐鹰鹞。唐·作者:李涉《岳阳别张祜》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初唐·作者: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一朝凤去梧桐死,满目鸱鸢奈尔何。唐·作者:顾况《海鸥咏》
野鹊野鹊巢林梢,鸱鸢恃力夺鹊巢。中唐·作者:韦应物《鸢夺巢》
凤凰五色百鸟尊,知鸢为害何不言?中唐·作者:韦应物《鸢夺巢》
忽闻风里度飞泉,纸落纷纷如跕鸢。唐·作者:朱逵《怀素上人草书歌》
枝倾巢覆雏坠地,乌鸢下啄更相呼。中唐·作者:孟郊《覆巢行》
尔今所托非本地,乌鸢何得同尔心。中唐·作者:孟郊《覆巢行》
求食慎勿爱高飞,空中饥鸢为尔害。中唐·作者:王建《春燕词》
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中唐·作者:张籍《北邙行》
鸢飞杳杳青云里,鸢鸣萧萧风四起。中唐·作者:刘禹锡《飞鸢操》
乌鸢争食雀争窠,独立池边风雪多。唐·作者:白居易《问鹤》
君誇名鹤我名鸢,君叫闻天我戾天。唐·作者:白居易《池鹤八绝句 鸢赠鹤》
鸾鹤群中彩云里,几时曾见喘鸢飞。唐·作者:白居易《池鹤八绝句 鹤荅鸢》
岂知飞上未半空,已作乌鸢口中食。唐·作者:白居易《禽虫十二章 其十一》
须教翡翠闻王母,不奈乌鸢噪鹊桥。唐·作者:陆畅《解内人嘲》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中唐·作者:元稹《有鸟二十章 其七》
乌鸢满野尸狼藉,楼榭成灰墙突兀。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一 缚戎人》
洛下诸生惧刺先,乌鸢不得齐鹰鹞。唐·作者:李涉《岳阳别张祜》
鸢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鸢】【亥集中】【鳥字部】 鳶;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505第14【唐韻】與專切【韻會】余專切【正韻】于權切, 音緣。【說文】鷙鳥也。【玉篇】鴟類也。【詩·大雅】鳶飛戾天。【爾雅·釋鳥】鳶鳥醜,其飛也翔。【疏】鳶,鴟也。鴟鳥之類,其飛也布翅翱翔。又【禮·曲禮】前有塵埃,則載鳴鳶。【疏】鳶,鴟也。鳶鳴則將風,畫鴟於旌首而載之,衆見咸知以爲備也。又風鳶。【唐書·田悅傳】臨洺將張伾,以紙爲風鳶,高百餘丈,爲書達馬燧營。【續博物志】今之紙鳶,引絲而上,令小兒張口望視,以洩內熱。又木鳶。【韓非子·外儲説】墨子爲木鳶,三年而成。又人名。【史記·穰侯傳】走魏將暴鳶。又【韻會】或作 。【前漢·梅福傳】 鵲遭害,則仁鳥增逝。【說文】本作 ,从鳥屰聲。【徐註】屰非聲,一本從 ,疑从雚省。今俗別作鳶,非。考證:〔【韓非子·右經】墨子爲木鳶,三年成飛。〕 謹照原文右經改外儲説。三年成飛改三年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