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邾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zhū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邾字寓意

【邾】 zhū 古国名,在中国今山东省邹县。

邾字解释

【邾】[①][zhū][《廣韻》陟輸切,平虞,知。](1)古国名。春秋诸侯国。古地在今山东省邹县境。(2)古邑名。战国楚地。楚宣王灭国,迁其君于此,故名。故地在今湖北省黄州市境。(3)姓。出自高阳氏,周封曹挟于,因以为氏。既失国,子孙去邑为朱氏。见《通志·氏族二》。

邾字诗词来源

【邾】邾城山下梅花树,腊月江风好在无?北宋·作者:苏轼《忆黄州梅花五绝 其一》
太平君子尚小毖,戒惧邾小毋荓蜂。北宋·作者:晁补之《赠戴嗣良歌时罢洪府监兵过广陵为东坡公出所获西夏刀剑东坡公命作》
区区江子似邾娄,我如强鲁端能役。北宋·作者:张耒《围棋歌戏江瞻道兼呈蔡秘校》
海邦邾莒固多品,此族称珍乃其伯。宋·作者:葛胜仲《从人求鳆鱼》
去年阑冬亦戒涂,北风吹雪邾城隅。北宋·作者:李彭《南至日离同安舟中寄阿弓》
极知鲁卫兄弟国,邾小尚许趋风降。宋·作者:刘子翚《次明仲矼字韵诗》
击柝晓传邾子国,举鞭春到习家池。南宋·作者:洪适《次韵朱宣州见寄》
登太华兮濯沧浪,云梦湫隘鲁邾小。宋·作者:何洞清《大涤洞天留题》
年深未免成伯帛,声乱已复还邾邹。南宋·作者:项安世《次韵答席蕃秀才论春秋》
未许曹刘夸独步,不应邾莒合逃盟。南宋·作者:陈造《次韵张守王勉夫二首 其一》
许蔡衡湘全楚地,了知邾郐不在邦。南宋·作者:陈造《呈程帅五首 其一》
君才如鲁我则邾,气味莫间沂与洙。南宋·作者:周孚《次韵奉答杨判官继甫》
自是邾人闻鲁柝,悬知晋盗避秦疆。南宋·作者:刘宰《送张端衡尉句容二首 其一》
馀力矢诗来挑战,邾卑鄫陋素备无。南宋·作者:刘克庄《三和》
丹壁邮亭新蜀道,白楼烽戍古邾城。南宋·作者:周弼《南楼怀古五首 其四》
苕水之源出此山,地如邾鲁始跻攀。宋·作者:施枢《西天目》
济水焚舟会有时,勿卑邾小撩蜂虿。金·作者:王寂《漕副刘师韩自辽西按田讼回仆率僚友迎劳于郊是夕仆酒战败绩明日师韩传檄再三竟不复出盖渠豪千饮而仆素不能也戏以此诗解嘲》
今朝办膳问所安,却厌邾莒要齐鲁。金·作者:李奎报《谢崔天院宗藩惠羊羓馈病母》
琅玕志刻邾仪仲,草圣来游陈盖众。元末明初·作者:胡布《题倪云林画》
东南久别邾徵士,岁晚寻船逆上溪。元末明初·作者:虞堪《赠单子贞游云间并柬邾仲义》

邾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邾】【酉集下】【邑字部】 邾;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270第14【唐韻】陟輸切【集韻】【韻會】追輸切, 音朱。【玉篇】魯附庸國,顓頊之後所封也。【春秋·隱元年】公及邾儀父盟于蔑。【註】邾,今魯國鄒縣也。【六書故】邾鄒同聲,實一地。春秋時邾用夷,故邾謂之邾婁,合邾婁之音爲鄒,故邾攺名鄒也。【輿地廣記】湽州鄒平縣,古鄒國。兗州鄒縣,邾文公所遷,邑有孟軻冢。楚滅之,遷之江夏,故江夏亦有邾城,今爲黃州黃岡縣。 又【集韻】鍾輸切,音侏。地名。漢衡山王吳芮都。【正字通】此郳犂國,春秋時小邾子國也。

与邾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邾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