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字的含义
主字的解释
主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5
- 拼音:zhù
- 繁体:主
- 笔画:5
- 部首:丶
主字寓意
【主】主 zhǔ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刵g )。 预示:早霞主雨。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姓。
主字解释
【主】[①][zhǔ][《廣韻》之庾切,上麌,章。](1)君主。(2)指立国一方的国君。旧史家以正统为帝,偏安为主。如陈寿《三国志》以魏为正统,故称魏为帝,吴、蜀为主。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以蜀为正统,故称蜀为帝,魏吴为主。(3)对公卿大夫的敬称。(4)以称大夫之妻。(5)公主的简称。(6)家长。(7)主人。宾客的对称。(8)主人。奴仆的对称。(9)主人。指财物土地的所有者。(10)主人。指当事人。(11)旧时为死者立的牌位。(12)称神的牌位。(13)灯炷。(14)根本;要素。(15)引申为主体。(16)配偶,对象(指男方)。(17)主宰;主持;掌管。(18)主使,指使。(19)崇尚,注重。(20)寓居。(21)预示,预兆。(22)中医学名词。主治。指某药主治某病。(23)中医学名词。指主要的病原。(24)犹太教、基督教等对所信奉的神的敬称。基督教徒称耶稣为主;伊斯兰教徒也简称“真主”为主。(25)指扑克牌游戏中的主牌。(26)姓。三国有主亢。[②][zhù][《集韻》朱戍切,去遇,章。]通“注1”。(1)灌。(2)量词。用于钱财或债务。
主字诗词来源
【主】蛟龙助兮主将归。呼来棹兮行勿疑。先秦·作者:无名氏《河激歌》
粗布衣兮缊缕,时不遇兮尧舜主。春秋卫国·作者:宁戚《饭牛歌》
郡国吏功差次之。乘舆御物主治之。西汉·作者:刘彻《柏梁诗》
外家公主不可治。椒房率更领其材。西汉·作者:刘彻《柏梁诗》
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汉·作者:无名氏《二郡谣》
家伯罔主异哉震。汉·作者:无名氏《擿洛谣》
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汉·作者:无名氏《刘辅引里语》
人当勤学得主簿。谁使为之陶明府。魏晋·作者:无名氏《宣城民为陶汪歌》
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魏晋·作者:无名氏《时人为习主簿语》
灾异屡见戒人主。十六国·作者:王嘉《歌三首 其一》
一国二主天所驱。十六国·作者:王嘉《歌三首 其一》
虏主北归石济死。虏欲渡江天不徙。南北朝·作者:无名氏《元嘉中魏地童谣》
胁为傍通心为主。从此已来能言语。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九》
钜鹿公主殷照女。皇帝陛下万几主。隋·作者:无名氏《钜鹿公主歌辞 其三》
不为披图来侍寝,非因主第奉身迎。初唐·作者:杨师道《阙题》
千年圣主应昌期,万国淳风王化基。初唐·作者:卢照邻《登封大酺歌四首 其四》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初唐·作者:卢照邻《长安古意》
叹羡巨江月影沈,金之主起见铅心。唐·作者:冲虚子《还丹口诀》
如临窃比微臣惧,若济叨陪圣主游。初唐·作者:苏瑰《兴庆池侍宴应制》
粗布衣兮缊缕,时不遇兮尧舜主。春秋卫国·作者:宁戚《饭牛歌》
郡国吏功差次之。乘舆御物主治之。西汉·作者:刘彻《柏梁诗》
外家公主不可治。椒房率更领其材。西汉·作者:刘彻《柏梁诗》
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汉·作者:无名氏《二郡谣》
家伯罔主异哉震。汉·作者:无名氏《擿洛谣》
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汉·作者:无名氏《刘辅引里语》
人当勤学得主簿。谁使为之陶明府。魏晋·作者:无名氏《宣城民为陶汪歌》
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魏晋·作者:无名氏《时人为习主簿语》
灾异屡见戒人主。十六国·作者:王嘉《歌三首 其一》
一国二主天所驱。十六国·作者:王嘉《歌三首 其一》
虏主北归石济死。虏欲渡江天不徙。南北朝·作者:无名氏《元嘉中魏地童谣》
胁为傍通心为主。从此已来能言语。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九》
钜鹿公主殷照女。皇帝陛下万几主。隋·作者:无名氏《钜鹿公主歌辞 其三》
不为披图来侍寝,非因主第奉身迎。初唐·作者:杨师道《阙题》
千年圣主应昌期,万国淳风王化基。初唐·作者:卢照邻《登封大酺歌四首 其四》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初唐·作者:卢照邻《长安古意》
叹羡巨江月影沈,金之主起见铅心。唐·作者:冲虚子《还丹口诀》
如临窃比微臣惧,若济叨陪圣主游。初唐·作者:苏瑰《兴庆池侍宴应制》
主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主】【子集上】【丶字部】 主; 康熙笔画:5; 页码:页80第20〔古文〕丶宔【唐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 音麈。君也。【董仲舒·賢良策】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愛民而好士,可謂誼主矣。【呂氏春秋】朝臣多賢,左右多忠,如此者,國日安,主日尊,天下日服,此所謂吉主也。 又大夫之臣,稱其大夫曰主。【左傳·昭二十八年】成鱄對魏舒曰:主之舉也,近文德矣。 又天子女曰公主。周制,天子嫁女,諸侯不自主婚,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 又賔之對也。【禮·檀弓】賔爲賔焉,主爲主焉。又【左傳·僖三十年】燭之武見秦伯曰: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註】鄭在秦之東也。 又宰也,守也,宗也。【易·繫辭】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 又神主,宗廟立以棲神,用栗木爲之。【春秋傳】虞主用桑,練主用栗。又匰主。【周禮·春官】司巫,掌羣巫之政令,祭祀則供匰主。【註】主神所依也。匰,盛主之器。 又【禮·曲禮】居不主奧。【疏】主,猶坐也。 又【晉語】陽子剛而主能。【註】上也。 又姓。隋主胄,明主問禮。又主父,複姓。 又【正韻】陟慮切。同注。【荀子·宥坐篇】主量必平似法。【註】主,同註。考證:〔【左傳·昭二十八年】成鮒對魏舒曰,主之舉也,近文德矣。〕 謹照原文成鮒改成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