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諡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shì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諡字寓意

【諡】 shì 同“谥”。

諡字解释

【諡】[①][shì][《廣韻》神至切,去至,船。]亦作“1”。“谥1”的繁体字。(1)古代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据其生前业迹评定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亦指按上述情况评定这种称号。(2)称;号。

諡字诗词来源

【諡】各于其上题名谥,一置高山一沈水。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青石 激忠烈也》
博士一言除太傅,谥为明帝信其宜。唐末·作者:周昙《后汉门 明帝》
勋劳自合同萧相,谥法还须比魏徵。北宋·作者:王禹偁《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 其九》
太宗不用长沙傅,虚使群臣谥孝文。北宋·作者:宋庠《漫成二绝 其二》
谁谓尚书无学术,没身何愧谥为忠。北宋·作者:韦骧《咏唐史 戴胄》
庙谥易名尊四字,宸闱行服自三年。北宋·作者:刘摰《挽慈圣光献皇后二首 其二》
礼遵章懿因仁志,谥酌钦慈自圣心。北宋·作者:晁补之《钦慈皇后挽辞二首 其一》
赤章夜奏称非已,合向人间谥隐侯。宋·作者:葛胜仲《读史八首 其七 沈约》
五裤兴谣谥三郡,筠秦东瓯渐泽润。宋·作者:韩驹《上漕使生辰诗》
谥册屡沾新雨露,断碑空说旧功勋。北宋末·作者:周紫芝《题卷雪楼》
不须私作门人谥,君亦从来苦畏名。北宋末·作者:周紫芝《哭刘元素 其二》
生尝跪乳资名教,死去遗芳谥碧香。南宋·作者:陈造《张守送羊羔酒将以三绝次韵答之 其一》
以玉谥之真不僣,何须汉赋楚骚中。南宋·作者:赵蕃《祝君适中折所居南山岩花二种曰玉梅曰含笑者为况名乃适中自制人鲜知之题五绝以广焉 其一》
我今以是谥君酒,要使交情不忘故。南宋·作者:赵蕃《遂初泉》
爵以封王从六代,谥为庄武自南唐。南宋·作者:马之纯《蒋帝庙 其二》
后来海上归犹在,今则文忠谥孰过。南宋·作者:韩淲《坡翁》
君不见人生所重独名谥,一代简书耀青史。南宋·作者:岳珂《浩歌行》
九光玉籍观文殿,字曰冲卿谥正宪。南宋·作者:岳珂《吴正宪岁端帖赞》
近来赠诔多虚美,自考平生合谥愚。南宋·作者:刘克庄《答卓常簿二首 其二》
生惭族老封高尚,死慕先贤谥醉吟。南宋·作者:刘克庄《七十四吟十首 其二》

諡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諡】【酉集上】【言字部】 諡;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169第32【唐韻】【集韻】【韻會】 神至切,音示。【說文】行之迹也。【爾雅·釋詁】靜也。【疏】人死將葬,誄列其行而作之也。【釋名】曳也。物在後爲曳,言名之於人亦然也。【白虎通】諡之爲言引也。引列行之迹,所以進勸成德,使上務節也。【增韻】誄行立號以易名也。【汲冢周書】維周公旦、太公望,開嗣王業,攻于牧野之中,終葬,乃制諡敘法,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詩·大雅】文王在上。【註】愼也,悉也。生存之行,終始悉錄之以爲諡也。【穀梁傳·范甯註】諡者,所以勸善而懲惡。【禮·檀弓】死諡周道也。【疏】殷以上有生號,仍爲死後之稱,周則死後別立諡。【周禮·春官·大史】小喪賜諡。【疏】賜諡之制實始於周也。 又【集韻】【類篇】 於賜切,音縊。又【集韻】【類篇】 羊至切,音肄。義 同。 【類篇】或省作 。與謚別。

与諡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諡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