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醍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醍字寓意

【醍】 tí 〔醐〕古代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酥油,佛教喻最高的佛法,如“灌顶”(喻把佛法、智慧、悟性灌输给人,使人彻底醒悟,亦借指听了精辟的言论深受启发教育)。 tǐ 较清的浅红色酒:“粢在堂”。

醍字解释

【醍】[①][tǐ][《廣韻》他禮切,上薺,透。]浅红色的清酒。[②][tí][《廣韻》杜奚切,平齊,定。]见“2醐”。

醍字诗词来源

【醍】愿以醍醐参圣酒,还将只苑当秋汾。初唐·作者:沈佺期《从幸香山寺应制》
若要形超化金骨,玄珠向里有醍醐。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十六》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盛唐·作者:李白《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薝卜名花飘不断,醍醐法味洒何浓。中唐·作者:卢纶《送静居法师》
唯是改张官酒法,渐从浊水作醍醐。唐·作者:白居易《府酒五绝 变法》
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待我归。唐·作者:白居易《将归一绝》
醍醐一盏诗一篇,暮醉朝吟不记年。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二十》
神仙深入水晶宫,时饮醍醐清更醲。中唐·作者:吕岩《?头坯歌》
向我耳边说一句,似饮醍醐与甘露。唐·作者:马湘《还丹口诀歌》
我吟杜诗清入骨,灌顶何必须醍醐。唐·作者:崔珏《道林寺》
吾师别是醍醐昧,不是知心人不知。五代·作者:贯休《禅师》
水精一索香一炉,红莲花舌生醍醐。五代·作者:贯休《题弘顗三藏院》
但恐醍醐难并洁,秖应薝卜可齐香。唐·作者:皮日休《木兰后池三咏 白莲》
鞦韆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唐末·作者:韩偓《偶见》
日昳未,灌顶醍醐最上味。南汉·作者:文偃《十二时偈 其八》
银河昨夜降醍醐,洒遍坤维万象苏。南唐·作者:成彦雄《露》
一味醍醐甘露浆,饥渴消除见真素。五代·作者:刘海蟾《至真诀》
那堪对此还醒别,况是醍醐鸟正啼。北宋·作者:魏野《将离蓝田同王辟太博饮于王氏亭联成二韵》
何兹凿饮有功利,一掬入口醍醐优。北宋·作者:蒋堂《尧峰新井歌并序》
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薄兰芷。北宋·作者: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醍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醍】【酉集下】【酉字部】 醍;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285第09【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 音體。【說文】淸酒也。【玉篇】酒紅色。【禮·禮運】粢醍在堂。【註】酒成而紅赤色也。 又【韻會】通作緹。【周禮·天官·酒正】四曰緹齊。【註】緹者成而紅赤,如今下酒。【疏】下酒,謂糟牀下酒,其色紅赤。 又【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 音題。醍醐。【本草綱目】 宗奭曰:酪上一重凝者爲酥,酥上如油者爲醍醐,甚甘美。 藏器曰:性滑,物盛皆透,獨雞卵殻及壷蘆盛之乃不出。梵書以醍醐喩佛性。從乳出酪,從酪出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也。

与醍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醍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