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記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0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記字寓意

【記】 jì 见“记”。

記字解释

【記】[①][jì][《廣韻》居吏切,去志,見。]“记1”的繁体字。(1)不忘,把印象保持在脑中。(2)记录;载录。(3)公牍;札子。(4)指典籍;著作。(5)文体名。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山川景观的描写。晋陶潜有《桃花源》。(6)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周礼·考工记》、《礼记》、《大戴礼记》。(7)印章;钤记。(8)表记;标志。(9)皮肤上生来就有的深色的斑。(10)动量词。打一下叫打一记。(11)佛教语。佛对弟子和发愿心修行的人,预言其将来成果作佛的事叫“”。以之授与其人叫“授”,受者谨领叫“受”。(12)通“其”。语助词。(13)通“計”。参见“會”。

記字诗词来源

【記】奇才强记殷往嗣。魏晋·作者:无名氏《时人为殷礼语》
空班独坐惭羊质,嗣以书记臣敢匹。南梁·作者:萧衍《清暑殿效柏梁体》
三光以记物成形,四时以裁成正位。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七》
汉地广大历记长。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七》
只知合眼恣无明,不悟幽冥毫发记。初唐·作者:李元礼《诫杀生文》
君心不记下山人,妾欲空期上林翼。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初唐·作者:杜审言《赠苏绾书记》
盐车垂耳不知年,妆楼画眉宁记日?初唐·作者:刘希夷《死马赋》
君还洛邑分明记,此处同来阅岁华。唐·作者:苏颋《景龙观送裴士曹》
张茑席云平圃宴,焜煌金记蕴名山。初唐·作者:徐彦伯《石淙》
诗堪记室妒风流,画与将军作勍敌。盛唐·作者:李颀《咏张諲山水》
虽云四十无禄位,曾与大军掌书记。盛唐·作者:李颀《别梁锽》
忆记来时魂悄悄,想见仙山众峰小。唐·作者:万楚《小山歌》
酆都落名天府记,地下阴官大怖畏。唐·作者:罗公远《大还丹口诀》
鬓白未曾记日月,山青每到识春时。盛唐·作者:高适《寄宿田家》
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盛唐·作者: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其三》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盛唐·作者:李白《相和歌辞 其二 长门怨二首》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盛唐·作者:王维《桃源行》
去时能忆竹园游,来时莫忘桃园记。盛唐·作者:储光羲《酬李壶关奉使行县忆诸公》
客里愁多不记春,闻莺始叹柳条新。唐·作者:豆卢复《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

記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記】【酉集上】【言字部】 記;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149第02【唐韻】【集韻】【韻會】 居吏切,音冀。【說文】疏也。【徐曰】謂一一分別記之也。【博雅】識也。【釋名】紀也。【玉篇】錄也。【廣韻】志也。【書·益稷】撻以記之。【傳】使記識其過也。【禮·王制】太史典禮執 記。【註】國有禮事,則豫執 策,記載所當行之禮儀。【唐書·于志寧傳】左有記言之史,右有記事之官。【關尹子·五鑑篇】昔遊再到,記憶宛然。 又【博雅】書也。【前漢·蕭望之傳】待詔鄭朋奏記于蕭望之。【註】記,書也。奏記自朋始。【文心雕龍】後漢始有公府奏記,記之言志,進己志也。 又【正字通】文符也。【後漢·鍾離意傳】少爲郡督郵,時部縣亭長有受人酒禮者,府下記案考之,意封還記,太守甚賢之。 又官名。【後漢·百官志】記室令史,主上表章報書記。 又與其通。【字彙補】助語辭。【詩·王風】彼其之子。【箋】其或作記。或作己。讀聲相似。 又叶苟起切,音几。【崔琰·述初賦】望高密以亟征,戾衡門而造止。覿游夏之峩峩,聽大猷之篇記。一說本作紀,紀與止叶,譌作記。

与記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記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