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積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積字寓意

【積】 jī 见“积”。

積字解释

【積】[①][jī][《廣韻》資昔切,入昔,精。][《廣韻》子智切,去寘,精。]“积1”的繁体字。(1)积聚,贮藏。(2)指贮积起来的钱物等。(3)累积;堆叠。(4)堆子;垛子。指累叠在一起的东西。(5)蕴积,蕴蓄。参见“中”。(6)留滞。(7)郁积于心。(8)长久。(9)超过,甚于。(10)指渊博出众。(11)增加。(12)经过。(13)过分。(14)习惯的,积久渐成的。(15)通“績”。功绩,劳绩。(16)通“漬”。疾病。(17)通“迹”。参见“射士”。(18)见“伶”。(19)量词。用于成堆之物。(20)指寒积、食积等病症。(21)数学中称若干个数相乘的结果。

積字诗词来源

【積】愿因归鸿超遐隔,终然莫致增永积。西晋·作者:张载《拟四愁诗四首 其二》
官家养芦化成荻。芦生不止自成积。魏晋·作者:无名氏《安帝义熙初童谣》
贯九谷兮积灵芝,飞清寿兮洁澄连。南朝宋·作者:徐爰《华林北涧诗》
幽宫积草自芳菲,黄鸟芳树情相依。南梁·作者:萧子显《春别诗四首 其二》
但令积风多少便,何患有翼不能飞。南北朝·作者:朱超《咏独栖鸟诗》
积薪国北烧老君。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三》
君恋京师久留滞,妾怨高楼积年岁。隋末唐初·作者:蔡瑰《夏日闺怨》
功成积劫印纹端,不是南山得恐难。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缺题赞》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初唐·作者:卢照邻《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山扉野径朝花积,帐殿帷宫夏叶连。唐·作者:于季子《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积水逶迤绕直城,含虚皎镜有馀清。唐·作者:马怀素《兴庆池侍宴应制》
漫汗崚嶒积亭障,噰噰鸣雁江上来。初唐·作者:富嘉谟《明冰篇》
腊月凝阴积帝台,豪歌急鼓送寒来。唐·作者:张说《杂曲歌辞 其三 苏摩遮》
山光积翠遥疑逼,水态含青近若空。唐·作者:苏颋《兴庆池侍宴应制》
共荷神功万庾积,终朝圣寿百千年。初唐·作者:宗楚客《奉和圣制喜雪应制》
商山积翠临城起,浐水浮光共幕连。初唐·作者:刘宪《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飞龙已向珠潭出,积水仍将银汉连。唐·作者:张九龄《奉和圣制龙池篇》
夷犹顿使宦积薄,日暮濯缨心浩然。盛唐·作者:权澈《琵琶泓石壁诗刻》
元真散走不能扃,积毒纵横坏百灵。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八》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唐·作者:祖咏《望蓟门》

積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積】【午集下】【禾字部】 積;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859第24【廣韻】子昔切【集韻】【韻會】【正韻】資息切, 音跡。【說文】聚也。【增韻】累也。堆 也。【易·大有】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又【升卦】積小以高大。【詩·周頌】積之栗栗。【禮·月令】仲秋命有司,趣民多積聚。【前漢·食貨志】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 又【儀禮·士冠禮】皮弁服素積。【鄭註】積猶辟也,以素爲裳,辟蹙其要中。 又【集韻】則歷切,音績。亦聚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子智切【正韻】資四切, 音恣。聚也,儲蓄也。【詩·大雅】乃積乃倉。【周禮·天官·小宰】掌其牢禮委積。【註】委積,謂牢米薪芻給賓客道用也。又【大司徒】令野修道委積。【註】少曰委,多曰積,皆所以給賓客。 又叶恣此切,音子。【詩·周頌】有實其積,萬億及秭。

与積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積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