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字的含义
蛻字的解释
蛻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13
- 拼音:tuì
- 繁体:蛻
- 笔画:13
- 部首:虫
蛻字寓意
【蛻】蛻 tuì 同“蜕”。
蛻字解释
【蛻】[①][tuì]“蜕1”的旧字形。[②][yuè]“蜕2”的旧字形。
蛻字诗词来源
【蛻】燕燕辞巢蝉蜕枝,穷居积雨坏藩篱。中唐·作者:窦牟《秋夕闲居对雨赠别卢七侍御坦》
已应蜕骨风雷后,岂效衔珠草莽间。唐·作者:李绅《灵蛇见少林寺》
蝉老悲鸣抛蜕后,龙眠惊觉失珠时。唐·作者:白居易《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
金玉满堂非己物,子孙委蜕是他人。唐·作者:白居易《读道德经》
毒龙蜕骨轰雷鼓,野象埋牙斸石矶。中唐·作者:元稹《送岭南崔侍御》
深洞有云龙蜕骨,半岩无草象生牙。唐·作者:许浑《送黄隐居归南海》
曾于锦水为蝉蜕,又向蓬莱别姓名。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五十五》
千年小兆一蝉蜕,丹台职亚扶桑君。唐·作者:陈陶《飞龙引》
一片闲云空皎洁,再来寻师已蝉蜕。五代·作者:贯休《经旷禅师院》
协晨宫上启金扉,诏使先生坐蜕归。唐·作者:皮日休《伤开元观顾道士》
形蜕远山孤圹月,影寒深院晓松风。唐末·作者:郑璧《和袭美伤顾道士》
寸心杳与马蹄随,如蜕形容在锦帷。晚唐·作者:黄滔《闺怨》
拜首敢将诚吐血,蜕形唯待诺如金。晚唐·作者:黄滔《投刑部裴郎中》
壳蜕已从今日化,声愁何似去年中。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蝉》
只知送恨添愁事,谁见凌霄羽蜕功。续唐至宋初·作者:刘兼《新蝉》
忆伴几回思片月,蜕翎多为系繁霜。五代至宋初·作者:张子明《孤雁》
刓发披缁心有取,蜕免羁跼脱潜去。北宋·作者:柳开《赠梦英诗》
翼薄乍舒宫女鬓,蜕轻全解羽人尸。北宋·作者:刘筠《馆中新蝉》
委蜕亭皋随木叶,飞緌云表拂仙盘。北宋·作者:钱惟演《馆中新蝉》
飘飘灵气际浮景,蝉蜕万物乘高风。北宋·作者:钱惟演《送张无梦归天台山》
已应蜕骨风雷后,岂效衔珠草莽间。唐·作者:李绅《灵蛇见少林寺》
蝉老悲鸣抛蜕后,龙眠惊觉失珠时。唐·作者:白居易《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
金玉满堂非己物,子孙委蜕是他人。唐·作者:白居易《读道德经》
毒龙蜕骨轰雷鼓,野象埋牙斸石矶。中唐·作者:元稹《送岭南崔侍御》
深洞有云龙蜕骨,半岩无草象生牙。唐·作者:许浑《送黄隐居归南海》
曾于锦水为蝉蜕,又向蓬莱别姓名。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五十五》
千年小兆一蝉蜕,丹台职亚扶桑君。唐·作者:陈陶《飞龙引》
一片闲云空皎洁,再来寻师已蝉蜕。五代·作者:贯休《经旷禅师院》
协晨宫上启金扉,诏使先生坐蜕归。唐·作者:皮日休《伤开元观顾道士》
形蜕远山孤圹月,影寒深院晓松风。唐末·作者:郑璧《和袭美伤顾道士》
寸心杳与马蹄随,如蜕形容在锦帷。晚唐·作者:黄滔《闺怨》
拜首敢将诚吐血,蜕形唯待诺如金。晚唐·作者:黄滔《投刑部裴郎中》
壳蜕已从今日化,声愁何似去年中。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蝉》
只知送恨添愁事,谁见凌霄羽蜕功。续唐至宋初·作者:刘兼《新蝉》
忆伴几回思片月,蜕翎多为系繁霜。五代至宋初·作者:张子明《孤雁》
刓发披缁心有取,蜕免羁跼脱潜去。北宋·作者:柳开《赠梦英诗》
翼薄乍舒宫女鬓,蜕轻全解羽人尸。北宋·作者:刘筠《馆中新蝉》
委蜕亭皋随木叶,飞緌云表拂仙盘。北宋·作者:钱惟演《馆中新蝉》
飘飘灵气际浮景,蝉蜕万物乘高风。北宋·作者:钱惟演《送张无梦归天台山》
蛻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蛻】【申集中】【虫字部】 蛻;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083第27【唐韻】舒芮切【韻會】【正韻】輸芮切, 音稅。【說文】蛇蟬所解皮。【莊子·寓言篇】予,蜩甲也,蛇蛻也,似之而非也。【神仙傳】王方平死三日,夜忽失其屍,衣冠不解,如蛇蛻耳。【史記·屈原列傳】蟬蛻于濁穢。【夏侯湛·東方朔畫贊序】蟬蛻龍變,棄俗登仙。 又【廣韻】他外切,音娧。湯臥切,音唾。義 同。 又【集韻】輸爇切,音說。復蜟也。 又蟬蛻之蛻亦叶失爇切。【郭璞·遊仙詩】吐納致眞和,一朝忽虛蛻。飄然凌太淸,眇爾景長滅。 又【類篇】欲雪切,音悅。【揚子·方言】蠭或謂之蚴蛻。【博雅】蚴蛻,蠮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