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盟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méng
  • 繁体:
  • 笔画:13
  • 部首:

盟字寓意

【盟】 méng 旧时指宣誓缔约,现指阶级的联合,国与国的联合:军。友。同国。约。山海誓。 指结拜弟兄:兄。弟。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 发(誓):誓。

盟字解释

【盟】[①][méng][《廣韻》武兵切,平庚,明。][《集韻》眉兵切,平庚,明。](1)古代诸侯为释疑取信而对神立誓缔约的一种仪礼。多杀牲歃血。(2)泛指发誓、起誓。(3)古代文体之一,即结时所立的文书。亦泛指成约。(4)依一定信约结成的密切联合或组织。(5)我国北方蒙古等少数民族集数部落为一,今为地区一级行政区域的单位名称。[②][mèng][《廣韻》莫更切,去映,明。]见“2津”。

盟字诗词来源

【盟】烧指练臂自盟誓。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四》
海内方微风雅道,邺中更有文章盟。中唐·作者:杨巨源《赠从弟茂卿》
去时盟约与心违,秋日离家春不归。唐·作者:李主簿姬《寄诗》
盟津鲤鱼肉为角,濠梁鲤鱼金刻鳞。唐·作者:黄冠道人《歌 其一》
盟津鲤鱼死欲尽,濠梁鲤鱼始惊人。唐·作者:黄冠道人《歌 其一》
欲结岁寒盟不去,忘机相对画图中。唐·作者:牟融《山寺律僧画兰竹图》
虽知四海同盟久,未合中原武备空。唐·作者:郑启《严塘经乱书事 其一》
帐中虏血流满地,门外三军舞连臂。中唐·作者:刘禹锡《平齐行二首 其一》
五六十年消息绝,中间盟会又猖獗。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一 缚戎人》
独上黄坛几度盟,印开龙渥喜丹成。唐·作者:段成式《哭房处士》
华筵重处宗盟地,白雪飞时郢曲春。唐·作者:王传《和襄阳徐相公商贺徐副使加章绶》
犹来吴越尽须惭,背德违盟又信谗。五代·作者:贯休《读吴越春秋》
砍毛淬剑虽无数,歃血为盟不到头。五代·作者:贯休《东阳罹乱后怀王慥使君五首 其一》
花盟平日不曾寒,六月曝根高处安。唐·作者:来鹏《水仙花 其二》
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唐·作者:鱼玄机《春情寄子安》
高谈阔略陈从事,盟誓边庭壮我军。唐末·作者:李洞《送友罢举赴边职》
青松崖上紫云生,崖下仙人约旧盟。前蜀·作者:冯铢《灵岩秋月》
著绿桃牌吹觱篥,赐绯盟器和梁州。唐末至五代·作者:陈裕《咏浑家乐 其一》
骈罗卤簿三公礼,告赴同盟五月期。北宋·作者:王禹偁《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 其十》
垂天借喻齐谐志,握火寻盟越绝书。北宋·作者:刘筠《与客启明》

盟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盟】【午集中】【皿字部】 盟;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795第17〔古文〕 【唐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 音明。【釋名】明也。告其事於神明也。【類篇】誓約也。又信也。【書·呂 】罔中于信,以覆詛盟。【周禮·春官·盟祝】註:盟詛主於要誓。大事曰盟,小事曰詛。【疏】盟者,盟將來。詛者,詛往過。【春秋·正義】凡盟禮,殺牲歃血,告誓神明,若有背違,欲令神加殃咎,使如此牲也。【禮·曲禮】涖牲曰盟。【疏】割牲左耳,盛以珠盤。又取血,盛以玉敦,用血爲盟書。書成,乃歃血讀書。 又盟府,司盟之官也。【左傳·僖五年】藏於盟府。 又【集韻】武永切,明上聲。義同。 又【集韻】眉病切,明去聲。【莊子·齊物論】其留如詛盟。郭象讀。 又【字彙補】謨耕切,音萌。義同 。徐邈讀。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莫更切。與孟通。地名。【左傳·隱十一年註】盟,今盟津。河內邑名。【史記·周本紀】武王東觀兵於盟津。【書·禹貢】作孟津。 又澤名。【前漢·地理志】道荷澤,被盟豬。【註】今南京虞城縣西北孟諸澤是也。【書·禹貢】作孟豬。 又叶莫郞切,音茫。【詩·小雅】君子屢盟,亂是用長。【史記·序傳】殺鮮放度,周公爲盟。大任十子,周以宗疆。 又叶莫浪切,茫去聲。【黃庭經】十讀四拜朝太上,先謁太帝後北向。黃庭內經玉書暢,授者曰師受者盟。 【說文】本作 ,从血。篆作 。【字彙】俗通从皿,故附皿部。考證:〔【周禮·春官·盟詛註】盟詛主於要誓。〕 謹照原文春官盟詛改春官盟祝。

与盟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盟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